最近,《庆余年2》实在是太火了。

未播先火就算了,播出后更是每天霸榜热搜,各集剧情都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不落俗套的剧情、演员独到的演技都是被反复夸赞的点。

而剧中对一些小人物的塑造,更是让人拍手称绝。

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为这部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故事更复杂和生动。

都说,有些人的经历没看懂是幸运,看懂了就是人生。

剧中这三位最让人心疼的小配角的人生,是否也曾让你如鲠在喉呢?

第一位:邓子越

邓子越,是鉴察院一处一名小主薄。

范闲第一天到一处上任时,只有邓子越在做事。

他出身为定州寒门,曾经在边军养马。

因为不满边军都尉造假账册,借买马料为名骗取官银,邓子越在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将罪证送到鉴查院。

鉴察院惜才,特许他成为鉴察院的一员。

他以为,正义终于被看见,于是更加嫉恶如仇。

只要发现院里有人欺上瞒下,他不管对方什么身份,指着对方鼻子就开骂。

结果,得罪的人多了,他被一降再降,最终被贬为一名毫不起眼的小主簿,承担了所有的脏活累活,谁都能欺负他。

他终于明白,自己根本斗不过权贵。

哪怕他再不怕死,哪怕他再努力,在权力面前,他无计可施。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起眼的地方,默默地守着自己心中的底线,尽可能不同流合污。

检蔬司送来云梦鱼,大家都收了,他以自己不爱吃鱼为由,一次也没拿过;

有人给你他送钱,他就偷偷把钱记在账上,院里用这多出来的钱买肉,他也不吃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面对范闲的逼问,他如是说。

在邓子越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收起自己的锋芒的成年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这把秤能不能用,怎么用,主动权往往不在自己手里。

大多数人能做的,就是夹起尾巴做人,至于这样世间的天平偏向哪里,不敢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位:赖名成

相比邓子越,赖名成相对幸运一些。

可能是有背景,也可能是遇到的人好一些。

一身正义的赖名成,成为了一名御史,拥有了参百官的权利。

他曾说:“身为御史,就该有连陛下也敢参的气魄。”

所以,在那个人人都只知道逢迎站队的官场里,他孑然一身,宛如一把利剑,誓要消灭所有黑暗。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赖名成的理念里,不管对方是何等身份,只要违反了庆律,他就该参对方一本。

别人说他见谁参谁,都尽可能躲着他。

可他始终相信,皇帝会尊重律法,不会徇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却不料,自己为朝廷鞠躬尽瘁,为了维护大庆律法以身犯险,最终换来的是杖杀。

赖名成是极其单纯的人。

他以为,既然人类制定了律法,就会去遵守,并且相信律法面前人人平等。

他低估了人性的自私、贪婪。

他不知道,对于掌权者而言,只有在当律法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冲突时,公平才会出现。

一旦律法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所有规则,便不再是规则。

第三位:杨万里

杨万里,是一名参加春闱的考生。

他寒窗苦读,也颇有才华。

他说,他想做官,是因为他不想忍。

“科举不公,百官舞弊4,外面饿殍遍野,这边朝堂党争,这天下谁人不知,可是呢,还是一片寂静,这侯兄让我忍,可我想,如果这世间不公我也能忍,这圣贤书不就成了废纸一堆?
所以范兄,这世上,总要有人撞个头破血流,你看,如果我要是金榜题名,这血是不是溅得高些,这声响是不是大些,这听到的人是不是多些,我想做官,是因为我不想忍。”

范闲说,他这做官的愿景,就是条死路。

杨万里自然知道这是一条死路,但他却说自己读书读傻了,认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万里就像很多心怀远大志向的年轻人,想着能够为这世间公平和正义出一点点力。

尽管知道前路坎坷,尽管知道可能会牺牲自己,他们仍然愿意为此而努力。

如果世间能够多几个这种不想忍的人,那这个世界的黑暗,是不是就可以少一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看着邓子越、杨万里、赖名成三个人,就像看着一个人的一生。

起初,他是杨万里,因为不满现有规则,于是强大自己,去改变规则。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真正进入那个圈子,才知里面究竟有多黑暗。

一开始,他依然像邓子越一样,不畏强权,努力与黑暗抗争。

但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慢慢地他被驯服了。

再后来,他遇到了范闲这样的靠山,又可以像赖名成一样,继续伸张正义了。

他以为,权力的顶端也会像范闲一样。

可后来,他终究被权力的顶端伤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