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开篇为什么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么一句没有主语的话?魏斯、赵籍、韩虔分别是谁?

司马光写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不夸他在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驰骋风云、智勇双全,反而大赞刘秀有眼光,把一个名叫卓茂的忠厚县令提拔成太傅?

我们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能读到什么,学到什么?

在《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这本书中,姜鹏教授将逐一告诉你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鹏老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名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他的选修课曾经“刷爆”学校的服务器,他解读的《资治通鉴》充满趣味又兼具专业性,让人受益颇多。

《德必配位》整本书的语言是偏向于口语化的,也就是百家讲坛那种“把历史、把故事、把书的内容讲给每个人听”的风格,很容易读进去。

而且姜教授似乎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书中的细节点,以至于在读《德必配位》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我经常忍不住反问自己:我真的看过《资治通鉴》吗?是看了吧?姜鹏老师和我看的《资治通鉴》是同一套书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他讲到魏文侯:有一天下雨了,魏文侯却坚持冒雨外出,因为他之前和人约好了要打猎。魏文侯为什么要冒雨出行?姜鹏老师在书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他是想继续冒雨打猎吗?”。

看,如果没有他这么一问,很多时候我们看过也就看过了,根本不会去注意这一点,也根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但就是这么一问,更突出了魏文侯的诚必躬亲,不分对象是谁,不论事大事小。

在讲到识人的时候,姜鹏老师还提到,识“有”易,识“无”难,这一点也很值得一提。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些人从表面上看,你会觉得他们普普通通,没什么特别的本事,但其实,他们只是“看似迟钝,实则厚重”。

在这里姜鹏老师举了吴起和田文的例子,吴起锋芒毕露,却不如看起来什么都不会的田文有“重器”的作用啊。

这大概也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如果才能不够的话,不如培养自己稳重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对于还没来得及阅读《资治通鉴》的,这本《德必配位》提供了一个易于理解又值得理解的视野,而已经读完《资治通鉴》的,也能重获感悟,或许还会感叹一句:原来还有如此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