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给国防大学徐辉将军加急快递几本《新概念英语》,以为他听了艾跃进,郑强之流的妄言,不重视英语学习,这才闹了“拜登会支持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样“很恐怖”的笑话。

闹笑话本身倒是其次的,值得担忧是容易出现战略误判,还会出现因战略误判而导致的庸众狂欢。

徐辉将军引用的拜登原话是:“as long as there is a single Ukrainain fighting against Russian aggressio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fully support it !”

正确的翻译是:“只要乌克兰还有一个人反抗俄罗斯的入侵,美国就会全力支援”。

这绝非徐辉将军所指的,美国把乌克兰当枪使了,一定要让乌克兰人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才善罢甘休。不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 long as”,高中英语就学过,是个固定搭配,是“只要”的意思,后街男孩有首很著名的歌叫“as long as you love me”,翻译为只要你爱我。

实际上老拜登的意思是,只要乌克兰国家里面还有一个站出来反对侵略,美国就会全力支持,并且是免费的。

我举个形象点的例子,比如我这个号,只要还有一个读者在认真看,我就会全力以赴的写下去。

这句话并不等于,我会一直在这个公众号上写作,而且越写越差,越写越臭,我的读者都四散而走,最终就剩下一个人了。

这两句话看似差不多,但是意思上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一直坚持认为,英语学习很必要。每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具备独自看懂英语原文的能力,否则我们在批判国外的时候,就会因为理解上的谬误,而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以及战略上的误判。艾跃进、郑强等人对于英语学习的轻视,显然是错误的。

但是我又看到了徐辉将军在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上的全英文发言,让我见识到了徐将军英语能力之精湛,起码是远胜于我的。但我能看懂老拜登的话,我知道“as long as”这个中国高中生都耳熟能详的固定搭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许徐辉将军只是失误了吧。

回到徐辉将军的语境,他奉劝泽连斯基,要考虑乌克兰人的生命的价值。

但是这里就存在一个很吊诡的问题:不是乌克兰人想要打仗啊,他们只是在自卫,他们并不是扩张者,不是侵略者。说得再明白一点,俄乌这场战争不是乌克兰挑起的啊。

奉劝泽连斯基有什么用,泽连斯基想要单方面停战,他该怎么做?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乌克兰中年人,在原本不适于参战的年纪,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依然上了前线。其实这些背后都是无奈的故事。是乌克兰人想要打仗吗?他们也想止战啊,问题是如何做到呢?

关于俄乌之间,关于哈以之间,其实有很多版本的解读。其中最让网民乐于称道的是俄乌本是夫妻,但是乌经常跟村中恶霸美国眉来眼去,引来前夫哥极度不满,所以前夫哥对其进行暴揍,所以暴揍有理。

这种看似生动的比喻,其实处处充满了站不住脚的价值判断,这让我们一度出现这样的幻觉,好像乌克兰是该打啊。

这种叙事模式,让很多有慕强倾向的网民暗爽不已。

但是,我们讨论的毕竟是战争,战争是要死人的。我关注的点,其实是那个先动手的一方,是那个先挑起战争的一方。

在俄乌之间,俄罗斯是先动手的那个,而且还在动手。这是事实判断,不是价值判断。我们在讨论的是现代战争,但是战争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停止战争。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哈以冲突中,也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思考,先动手的,是哈马斯。

乌克兰人是被迫卷入战场的,他们获取和平的唯一机会就是取得胜利。

请你相信:他们始终是在防守的一端。正当防卫,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