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共包括四个方面:

一,工资性收入,指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不管是受雇于单位或个人、自由职业、灵活就业和兼职等,都属于这一分类。

二,经营净收入,指从事经营的劳动者,扣除经营费用、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外的净收入,主要是经营利润。

三,财产净收入,指金融资产、房产等交由他人支配之后的回报并扣除相关费用的净收入,包括利息、房租等;

四,转移净收入,指转移性收入,扣除转移性支出之后的净收入,主要包括退休金、低保、扶贫补贴等。

细心的网友会问,我还在工作,但按照人均数据看,我还有一笔退休金,算不算被平均呢?

是的,在这项指标中,不仅是你,而且所有的被统计者(老人、小孩、劳动力人口等),都被平均了。但在没有更好统计方法之前,这是最好的、能衡量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方法。

虽然这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从全国1800多个区县、16万户家庭中抽样得到的,但并非所有的城市,都会公开本地这项指标的详细内容,更多仅展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有些城市公开了这项指标的详细内容,我们搜集到三座城市的数据,分别是:重庆、杭州和长沙。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这三地存在以下区别:

一,绝对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8.05万元,长沙为6.73万元,重庆仅有4.74万元。

从分布看,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长沙、杭州区别最大的,除了工资收入更低外,来自房租、存款利息等财产净收入,也明显低于长沙和杭州。

二,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比例看,三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所占比重区别不大,在55%到58%左右。

长沙和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房租、存款利息等的收入比例,在10%以上,而重庆仅有7%。

这三地中,人均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商业更发达的杭州,比例却是最低的。由于可搜集的样本量很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暂不明朗。

从转移净收入看,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3%来自转移支付,比长沙和杭州高出近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