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ang

zhong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芒种芒种,有收有种。北方麦子成熟,要抓紧麦收,确保颗粒归仓。南方稻田里也是一片繁忙,秧苗要尽快在田里落根。收获与播种在这个时节重叠了起来。

芒种时节话丰收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不同的气候、风土人情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小麦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被用来加工成小麦粉,再制作成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饺子等,成为北方地区餐桌上常见的主食。南方人爱吃大米,除了米饭,南方人还变着花样把大米制品发挥到了极致,如米线、米粉、糍粑、汤圆、年糕、米糕等。

小麦、大米作为谷物家族的重要成员,和其他谷物的颖果一样,有着基本相似的结构。脱去谷壳后,它们的营养主要存在于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谷胚(胚芽)四个部分,部位不同其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谷皮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糊粉层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谷胚是种子发芽的部分,含有蛋白质、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谷类由于食用量大,是膳食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重要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常说的全谷物是指经过清理但没有进一步加工,保留了完整颖果结构的谷物籽粒,或者虽然经过碾磨、粉碎、挤压等加工方式,但皮层、胚乳、胚芽的相对比例仍然和完整的颖果保持一致的谷物制品。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降低全因死亡发生风险以及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

为了追求口感,人们对谷物的加工程度越来越精细,而过度的加工使得谷皮、糊粉层、胚芽被分离出去,仅留下了淀粉含量高的胚乳部分,营养价值随之下降,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也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主食选择上,要尽可能多选择糙米饭、全麦制品、玉米粒、青稞仁、燕麦、荞麦、莜麦、小米等,也可以做二米饭、豆饭、杂粮杂豆粥等全谷物含量高的主食。少吃精米饭、精细面条、白面包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成年人应达到每天全谷物和杂豆50-150g、薯类50-100g的推荐量。

对于主食的食用,最为纠结的莫过于糖尿病患者。因为米、面等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糖尿病患者要做到主食定量,每餐不宜超过100g,多选全谷物和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GI)

  • GI≤55为低GI 食物;

  • 55<GI≤70,为中GI食物;

  • GI>70,为高GI食物。

此外,调整进餐顺序对控制血糖也非常有利,养成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谷类及制品的GI分类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自《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等4项指南及问答》

总之,从营养的角度来讲,我们要适量地把谷物吃“全”,方不辜负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千万不要只追求食物的外表和所谓的口感,而错过了补充营养的好机会。

撰稿:周莹

编辑:张妍

审核: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