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师者先行。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蓄力方可行远道,书香才能溢芳华。为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英语教研组开展了以“共读一本书,相约共成长”为主题的教师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教师们共同研读了程晓堂教授的著作《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多次进行相关教研活动,更充分的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什么”、教师“如何教”、考试“怎样考”三大核心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将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和关键概念做出了解读,引导一线教师通过反思来改进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后再通过结合具体生动的教学活动和示例,帮助教师将这些宏观层面的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下面,简要将大家的阅读感想分享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读人——朱宏瑜老师

本书共分为三篇,上篇讲的是改什么?主要通过三章来展开。第一章介绍英语课程理念的改革。第二章介绍英语课程内容的改革,第三章介绍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是“改革”,改革就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为新的更合理的部分。只有我们教师能认识到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才有可能接受新的理念,因为只有破旧才能立新。所以“改什么”是这本书的写作重点之一。特别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改什么,以及怎么改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和研究!

比如程教授在讲“哪些教学方式与方法需要更新”这一节中提到了情景创设的误区:创设情景很重要,但要注意创设恰当的情景,既要注意情景与话题的契合度,还要考虑情景的真实性以及单元的目标语言项目。情景的创设还要考虑与单元或一节课的关联性,或者使学生在情景中进行交流或操练时能够关注的目标语言等多个方面,程教授也都一一举例进行了说明。

中篇讲的是如何教?分三章来展开:第四章是介绍语言能力如何培养。第五章是文化意识如何培养?第六章是思维品质如何培养?第七章是学习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的主阵地,一线教师则是落实新课标的主力军。这四章介绍的示例性课堂教学活动有77个,通过具体、生动的示例向教师展示如何将新课标中的新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这些就是我们一线教师特别喜欢的课堂案例,体现有效、有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也就是我们能为我所用或从中直接受到启发的,我个人特别喜欢读这部分内容。因为这些能为我们一线教师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老师们不仅能够反思自身教学与新课标要求的差距,更能从书中的教学活动创新设计示例中获得灵感和思路,调动学生充分实践,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从而实现课程育人价值。

下篇讲的是怎样考?这个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第八、第九章聚焦怎样考,包括如何进行练习与检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考试怎样考?这个篇章中包含12个练习与检测示例和12个试题示例,探讨如何设计和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练习和检测题,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背景下考试与评价的改革方向。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考试的理念与方式,帮助教师把握今后考试与评价的改革发展方向。

这本书中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路径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导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同时结合新课标中关于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探讨了核心素养下英语考试的改革方向。可谓是深入浅出,讲解生动。“深入”体现在程教授在编写中对新课标理念的深入理解,对教材和课程要求的熟悉,以及对一线教学现存问题的了解;“浅出”主要体现在书中内容的合理编排,活动示例的丰富多样,以及练习题和检测题的设计和使用。

总之,程教授通过这样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着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更新课程理念,教学的可操作性强,力求使我们一线教师读了就能派上用场,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具有程教授的特色,我在看书的时候,读到很多文字的时候,就感觉好像是程教授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非常亲切的一些文字。同时体现了新意,力求使一线教师开阔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英语教学实践。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全方位地深入理解2022年版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更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英语教学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伟莉老师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融为一体,而不是像以往那些单纯讲解语言知识,或训练语言技能的活动那样,将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割裂开来。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有利于学生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学习和运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整合性的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在教学中发展课程核心素养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立娟老师

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结合个人实际尝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形成新的认识和价值判断。这样,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另外,我还明白了以前在课前预习方面有一个误区,有效的预习可以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既可以为课堂教学做铺垫,也可以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但是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前预习只是铺垫,不宜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活动,包括单词短语的课前预习,也不应该是脱离语境和语篇的单纯学习单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冰老师

通过阅读与学习,我学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利用语篇让学生获取信息,更要培养学生推测语篇的意图,作者的写作目的及观点。我们不能总是用语篇来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语言是需要积累的,但不是积累好词好句,而是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百科知识,文章体裁知识和语言知识,还有积极的阅读体验。例如,低年级的看图说话,从开始的善于观察。大胆表达,逐渐的熟练与积累,慢慢的理解运用英语进行表达,高年级的组句成篇,也就为后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筱老师

新课标提倡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的英语教学途径与方法。最近学习了程晓堂教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一书,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程教授说英语学习活动观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即以活动为核心组织和实施英语教学的理念。

活动观的核心是活动,而活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围绕活动开展,英语教学也不是全新的教学方法。体验,实践迁移,创新,也是已存在并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因此,学习活动观就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在以活动观为指导的教学中,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活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春晖老师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既包括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针对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的教学,以及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要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提升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批判、创新等方面的思维品质;培养独立或合作运用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说,这样的一本书,就是要引导我们努力变成新时代、新课标的明师。不是非要做有知名度、有影响的教师,而是要能得道,行道,传道之人,做贤明的老师。

老师们,相信读书的力量,因为它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充盈的精神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