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第一股”美吉姆,要退市了。

昨日,*ST美吉(002621.SZ,下称“美吉姆”)开盘再次一字跌停,股价只剩0.49元,总市值还有4.03亿元。截至收盘,美吉姆股价已连续22个交易日跌停,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即便未来几个交易日全部涨停,美吉姆也将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而触发终止上市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巨亏9.5亿元,已资不抵债

全国大量闭店,家长退费无门

作为“早教第一股”,美吉姆曾被不少家长视作早教行业的标杆。高峰时期,美吉姆一度在全国开出了548家门店。

然而自去年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厦门等多地纷纷曝出美吉姆大量闭店、跑路,老师无处讨薪,家长退费无门的新闻。据央视财经报道,仅去年上半年其就关店超70家。而据中国新闻周刊,有些地方仅一家“爆雷”分店涉及的会员家长就达数百人,每人涉及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两三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审计报告则显示,2023年,美吉姆加盟中心经营困难、大量闭店,当年关闭203家自2024年前4个月,再次净减少64家,历史期加盟费和权益金回款周期逐年延长。

在“闭店潮”下, 大量 家长退费困难,老师及工作人员面临讨薪无果,美吉姆被质疑“跑路”,备受争议。而大量闭店不光让美吉姆信誉受损,其经营状况也岌岌可危。

年报显示, 美吉姆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为-9.5亿元,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已经资不抵债

美吉姆表示,计划将加盟门店维持在200家,力争保店增效,特许经营权和相关商标许可权(独占权)收益从2500万元增长至31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事长、总经理年薪百万“火线离职”

去年董监高薪酬合计8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吉姆风雨飘摇之际,总经理刘俊君和董事长马红英却相继“火线离职”。

而去年12月2日,美吉姆公告解聘刘俊君的总经理职务。刘俊君此前担任过美吉姆董事长,曾连续多年拿到公司第一高薪,自2019年以来从美吉姆共拿到薪酬超过730万元,平均年薪达146万元

去年12月12日晚间,美吉姆发布公告称,董事长马红英已于近日因个人原因辞职。而就在11月29日,美吉姆曾突然发布公告称马红英失联,公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均无法与马红英取得联系。

资料显示,马红英,1985年出生,曾就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曾是中植集团的“财务大总管”。2022年7月,她被选举成为美吉姆董事长。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879.7万元。12月刚上任的董事长、总经理金辉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39.6万元,前任董事长马红英获得薪酬116.84万元,前任总经理刘俊君获得薪酬114万元;董事、财务总监杜胜穗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62.08万元,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李乐乐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67.2万元。

多次在门店关门前后

将股权0元转让给他人

审计报告显示, 美吉姆将旗下多个门店股权以0元对价全部转让给自然人,在转让前后,这些门店相继闭店 。这与近期被多次曝出的“职业闭店人”模式非常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审计报告, 美吉姆公司下属子公司天津美智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美智姆)于2023年8月31日与自然人覃远亮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重庆美渝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渝姆)、重庆美佳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佳姆)67%的股权以0元对价全部转让给覃远亮。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次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尚未完成。美渝姆、美佳姆已于2023年6月闭店,停止运营, 两家公司在办理档案和资产移交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财务档案缺失及实物资产遗失问题 ,审计机构未能获取审计所需资料。

天津美智姆于2023年7月31日与自然人卫继平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上海美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美裕)、上海培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培幼)67%的股权以0元对价全部转让给卫继平。上海美裕和上海培幼分别于2023年8月31日、2023年8月30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于2023年9月闭店,停止运营。在对两家公司转让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计时,管理层以子公司控制权已转让为由,未能提供审计所需资料。

美吉姆公司于2023年5月31日与北京潮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潮阳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天津美智姆49%的股权以0元对价转让给北京潮阳公司,于2023年7月7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审计机构未能获取用以判断美吉姆公司与北京潮阳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交易实质的相关审计资料。

专家:“加盟模式”存制度性缺陷

品牌方利润高、收益高但责任很小

近年来,包括美吉姆、金宝贝在内的众多知名机构纷纷出现“跑路”现象,引发妈妈圈“地震”,许多家长奔波维权却未果。不少机构的老师及工作人员也面临讨薪无果的情况。在维权之路上,案件复杂、维权成本过高、公司套路多, 再加上背后若隐若现的“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让家长们的维权之路“道阻且艰” 。

综合央广网业内人士分析, 早教托育机构多为连锁或加盟店,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容易导致后期资金链断裂,存在突然闭店、倒闭风潮等问题。

例如,金宝贝早教客服中心回应媒体时表示, 近日闭店的南京中心为加盟机构,具体解决方案由中心自行决定 。“他们南京的都是加盟,是独立运营的,所以他们在当地成立了专人售后小组,售后方案的确是要由他们去给到您的。”金宝贝官网显示,该品牌在中国近150个城市拥有400多家加盟中心,各中心独立经营,与品牌方为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加盟’在法律上的术语叫商业特许经营,‘品牌方’在法律上叫做特许人,‘加盟店’叫做被特许人。”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胡钢表示,“建议商业特许经营条例及时修订,明确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对消费者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品牌方的责任感,从而摒除现在加盟模式中‘品牌方利润高、收益高,但责任很小’的这种制度性的缺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美吉姆年报、公告央视财经 央广网 公开资料等

编辑:陶素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