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能没有笑声,笑声,是长寿的滋补品。

让人们生活能发出笑声的,多是搞笑故事、相声小品,然而,湖北省宜昌宜都市红花套镇有一个农民,用快板讲故事,快板手中敲,诗句口中跳,他出口成章的顺口溜,句句有痒点,会让人听得忍不住发笑,感觉比听相声还要过瘾。

这个能用快板讲故事的人,就是宜都红花套镇红花套村4组农民刘地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地华在农家表演快板故事“打白”

刘地华生于1965年8月。1983年,他在宜都三中高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

刘地华生得一表人,中等身材,面若古铜色,方脸形,厚嘴唇,直鼻梁,嗓门宏亮,说起话来有板有眼。

他有歌才,在学校时,就是一名文艺活跃分子,是校园“唱家子”,他在唱歌中发现,歌词,都是押韵的,有点像农村的顺口溜,他心里想,如果把自己所见所闻的事和人编成顺口溜,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岂不更有趣啊。

回农村后,劳动繁重,他的这点小心思也就没有下文了。然而,他在劳动之余,为了取乐,少不得要唱唱歌、吹吹长号,还学会了吹萨克斯,弹电子琴等,他的才艺,很快成为农村的香饽饽,在当地有了一点响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5年初,刘地华受邀加入了红花套镇文化站影视乐团。“红花影视艺术乐团”,实为一个演唱乐队。由当时红花套镇党委书记朱泽权牵头,政府出资2万元买音乐设施,乐团归口红花套镇文化站管理,文化站长先后由徐本科、侯家喜担任,乐团团长是杨培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地华在宜昌城区点赞精品奇石

有一次,乐团演出,有一个叫徐荣耀的特约嘉宾,引起了刘地华的注意。徐荣耀是讲故事的,他声情并茂,风趣幽默,深深地吸引了刘地华,他暗想,这不就是我想要追求的效果吗。

从此,刘地华暗下决心,要向徐荣耀学习,把顺口溜里加注一些幽默元素,让段子故事更生动好笑。

当时,刘地华台下讲方言,上台表演时则讲普通话。有一次,到一户农家演出,有个叫谭平老师,走到刘地华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地华啊,你演出,不要说普通话,就讲方言,你把宜都土话讲好了,效果会更好!”

那天,是农家接儿媳妇,刘地华灵感一闪,便用宜都方言讲了一个“烧火佬(指公公扒灰)的故事”:

“各位贵客和领导,还是常言说的好,栽秧田里无大小,割谷田里无老少,今天机会就蛮好,我跟各位来开个玩笑,来讲一个烧火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地华在长阳榔坪木瓜都表演

刘地华即兴创作的顺口溜,用快板表演形式,把一个“烧火佬”的窘态讲了出来,立即引起笑声一片,叫妙之声不绝于耳。

初试牛刀的成功,更是坚定了刘地华的信心,于是,他除按乐团指派的任务吹拉弹唱外,用快板讲故事,便成为他的拿手好戏。

风趣的段子,高腔的语音,让刘地华名声大振,笑声是有波浪的,一时间,刘地华远近知名,请他参加演出的单位和个人接连不断。

2007年9月1日,刘地华受邀来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长阳县城清江对岸的一个农家乐参加一户农家的喜事演出。刘地华响亮的声音,幽默调皮的顺口溜,很快把在附近几个农家乐进餐的游客都吸引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地华(右)与赵兴寿、徐荣耀在宋山

刘地华见有游客围上来,当即话锋一转,现场创作成了800句顺口溜,点赞清江画廊:

“平湖出在高山上,两岸风光像画廊,

清江画廊美名扬,土家妹子好漂亮,

山歌一唱嗓门亮,待人热情又大方,

巴山舞一跳人人都健康,旅游配套紧跟上,

有的在河里喂鱼忙,有的在开小饭庄,

还有的弄些马灵光(奇石)。

上天堂,下苏杭,最好玩的是长阳——”

说完清江画廊,他又来了一段带荤的:“八月里来桂花开,各行各业赚钱快,男的做生意到上海,发了小财把野花采,发了大财就包二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地华表演照

他的表演,把现场观众都笑弯了腰。游客中有时任三峡商报《清江画廊》周刊主编的刘洪进。刘洪进当即讨要了刘地华的电话号码,说:“你真是一个怪才,加入我们江湖怪才俱乐部吧。”

宜都市宋山风景区,是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因宋女成仙民间传说故事而得名。2007年10月20日,怪湖怪才俱乐部的怪才们,相聚在宋山。晚会上,刘地华用快板讲故事,张口就来:

说宋山(那个)道宋山,宋山有个宋家湾,

湾里住了一个宋老汉,生哒个姑娘似牡丹,

名叫宋姑真好看,宋姑生来不一般,

心忧百姓多苦难,苦读经书心向善,

一朝成仙美名传,宋山名不见经传,

有仙则名成名山……法泉寺里去参禅,

感悟人生不平凡,饱经风雨路漫漫,

成败祸福各自担,不义之财你莫贪,

作恶的事情不能干,常做好事多行善,

包你健康又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地华(左)在乡村表演

伴随着快板的敲击声,一个关于宜都大宋山宋女飞仙的神话故事,在刘地华口中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是在教人们多做好事多行善。

刘地华的快板顺口溜,讲的是宜都土话,宜都人将会讲顺口溜的人称为“打白佬”。

江湖怪才俱乐部聚集的都是怪才,每个人名前,都有梁山好汉一样的代号,从此,“打白佬”便成为刘地华的“江湖代号”。刘地华的演出的照片和段子内容,频频出现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网、三峡商报等纸质或网络媒体上。

2007年10月,刘地华成为宜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任宜都市故事学会副主席,成为中国故事家徐荣耀旗下的故事宣讲员。

刘地华脑瓜子转的快,见事说事,见人说人,他妙语连珠,吐词清晰、转换自如,说话有音乐感,每句话都是诗,顺口溜不时蹦出风趣的词语,仿佛就是顽皮孩子的手指,不断地抓挠着人们的脥颈窝,让观众不停地笑,反正笑死人不低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怪湖怪才走清江

2010年4月2日,刘地华现身中国木瓜都榔坪关口垭花海,红花如海,游客如潮,面对满山游客,刘地华一口气说了1200多字的顺口溜,他在打白语中说道:

“......单表木瓜一枝花,神奇的宝贝在土家,榔坪的木瓜名气大,得天独厚环境佳,规模种植产业化,春天到来满山花,夏天满树青疙瘩,秋天木瓜变金瓜;

旅游时节来赏花,包你眼睛就看花,风景秀丽美如画,美女站在花树下,帅哥靓妹说情话,有的抱着啃嘴巴,有的箍着把滚打,有的还把相机拿,要把美景带回家;

漫山遍野都是花,摘下一朵头上插,好运伴随你我他,姑娘戴朵木瓜花,包你找个好婆家,嫂子戴多木瓜花,包你生个胖娃娃;

......榔坪的木瓜规模大,政府领导亲自抓,《三峡商报》吹喇叭,产量占到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八,木瓜的药用价值大,不信你去问专家,专家跟你说实话,木瓜的保健功效大,滋阴壮阳赛过那普洱茶;

男人吃哒没得法,女人吃哒两头爬,老头吃哒采野花,婆婆吃哒想改嫁......”

即兴顺口溜,让现场欢声笑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地华在清江画廊表演

此时的刘地华,已成为农村红白喜事的大忙人,是农民心中的“明星”,他的演出路子越走越宽,达到了宜都以外的夷陵区、秭归、兴山、长阳、五峰、枝江、当阳、伍家岗等县市区。

刘地华夸奖人的表演,也是一绝,既有风趣,也很真实,仿佛是在用相声写新闻。

2011年3月29日,在宜都大酒店二楼会议室,宜都故事荣获中国《山花奖》颁奖大会在这里举行。

刘地华又出现在舞台上,只听得快板响起,口吐金石之音:

“各位朋友听我表,宜都有个徐荣耀,

故事讲的特别好,广播电视有报道,

三峡旅游节上演技高,外国人都把拇指翘,

全国故事大赛银奖都拿到,宜都故事真不少,

藏在民间无人晓,多亏前辈手段好,

搜集整理勤操劳,精心编写和改稿,

刊印成书几十套,宜都故事是个宝,

故事里面趣味妙,说的是汪莲水上漂,

吃水就是用花蓝挑,杨守敬博学才气高,

东渡日本去传道,三国人物也不少,

说的是刘备打曹操,又和东吴把事挑,

碰到陆逊用火烧,刘备魂都会吓掉,

连夜就往四川跑,急的诸葛亮把脚跳,

地名故事红花套,真命天子本姓赵,

荆门山上仙人桥,桥上站的是张果佬,

贺炳炎祖籍江家庙,参加革命年纪小,

出生入死立功劳,将军留名青史标。

《故事全书》就是好,堪称奇书是个宝,“

一段快板,把宜都故事成就进行了高度概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也仿佛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湖怪才在清江画廊合影

快乐的日子总是容易过,转眼间,刘地华用快板讲故已有20年,他到底编了多少段子故事,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每一次演出,他就会有新的段子出现,他参加过各类演出5000多场次,观众过百万人次,有没有笑死人不知道,但笑出眼泪的为数不少。

身在农村,心系四方,国家有难,匹夫有责。2020年农历春节,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刘地华创作了快板《祖国明天更辉煌》,作品通过网络,很快上了人民日报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百度号、搜狐网等各大媒体,并被大批量转载,现摘录如下:

“梅花含苞未开放,春回大地遇寒霜,冠状病毒逞疯狂,传播迅速不可挡,武汉人民遭哒殃,全国到处受影响……

一方有难八方帮,爱心人士正能量,捐赠的口罩一箱箱,捐赠的物资用车装,捐赠的善款都到账,正月闻到梅花香,人民群众有希望,党政干部好榜样,体现责任与担当,鼓励人们要坚强,不要悲观和失望,坚定信心迎曙。

依靠政府依靠党,依靠科学来帮忙,消灭病毒打胜仗……祖国明天更辉煌!该作品获宜都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抗疫荣誉证书。

满满正能量,这就是一个农民的担当,就是一个民间文艺家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期间,刘地华在家表演拍视频

刘地华一直扎根在民间,长期从事民间红白喜事演出,担任司仪主持和支客师,他是歌手也是乐手。但最拿手的,还是他的快板故事,这种在乡村比相声还有笑点的艺术形式,成为一方百姓的开心果。

他还多次为一些村、镇编写《村规民约》,创作反腐倡廉快板书和精准扶贫故事,以及迎新春三句半等,其作品并多次获奖。

他的表演形式,不仅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也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同时,他的才艺,也为自己闯出了一条农村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他是地道道的农民,他是多才多艺的民间文艺家,如今,他还在用快板讲述述着故事,因为他还年轻,征途路漫漫,创作是痛苦的,刘地华痛苦并快乐着。

祝愿他的快板故事,为更多百姓大众带来更多欢乐和笑声!

人类,只有快乐没有保质期,笑声,才是真正的长寿之灵丹!

(文图:刘洪进)

附:刘地华简介:

1995年5月,进入红花套镇影视艺术团;

2008年3月,他接受宜都电视台《咱老百姓》栏目专访,被称为‘农民艺术家”;

2007年9月,被吸纳为江湖怪才俱乐部成员,成为“打白佬”;

2008年7月,编写的快板《沧桑变化60年》,获宜都市农民读书节三等奖”;

2010年4月,被评为2009年度 “宜都市民协先进工作者;

2012年8月,创作的快板《话说宜都》获”精品节目奖”;

2013年6月,参加首届红花套镇农民歌唱大赛(决赛),获风采奖;

2017年5月,被宜都民协授予”十佳青年文艺家称号”;

2017年11月16日,成为宜都市委宣传部“荣耀文艺宣讲队”成员,随后成为红花套村“百姓宣讲员”,快板书《我们宣讲十九大》被多个地方,多次要求表演;

2018年4月,代表红花套镇,在宜都剧场表演快板《宣讲十九大倡导廉政风》,获优胜奖;

2021年7月,在宜都图书馆参加宜都市宜心向党,壮丽一百年奋进新时代,百姓宣讲大赛,荣获三等奖;

2020年2月,在家创作抗疫快板《祖国明天更辉煌》,获宜都市委“抗疫优秀作品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