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以来,中国已经40次踏上充满神秘与挑战的南极,开展考察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不畏艰险、逆战极寒、奋进拼搏,在极地基础建设、文化宣传、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全球治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鱼类调查是南极科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国海洋大学远洋与极地渔业科考团队正是这项任务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在调查过程中,海大团队构建了基于海洋科考船的渔业综合调查体系,首次在南极采用深海延绳钓及地笼网采集鱼类样品,进行了近150站次的中层鱼类拖网调查及170余站次的鱼类早期仔鱼调查,获得了7000余尾珍贵的南极中层鱼类样品……

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进行南大洋中层鱼类的调查,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也为海大以及国家在水产领域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事实上,海大一直以来都在水产研究领域有着显著优势,不仅科研成果频现,而且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可谓是一骑绝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产学科,始终是海大两大核心和重要特色学科之一,并成为我国历次水产业革命性浪潮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该学科始终站在领域发展的最前沿,成为我国水产界的核心和旗帜

细数其成就,该学科不仅是国内首个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国内第一个水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首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而且在2007年被评为目前国内唯一的水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成功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在2004、2007和2012的三轮全国水产学科评估中,海大的水产学科均获得第一名,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并于同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2022年再次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实力获国家肯定。

在硬核的学科支撑下,海大的水产类专业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突破,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遥遥领先。例如,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海大开设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三个本科招生专业均位居全国第一,整体实力领跑国内同类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来看,中国海洋大学“靠海吃海”,不仅将精力聚焦在海洋渔业的研发之上,也没有落下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始终站在最高的“山峰”,为学生提供顶尖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不仅为培养更高质量的渔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能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