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两天,九派新闻报道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清华毕业生35岁再考清华,只为圆学医梦。

2008年,李龙以695分考入清华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当时他梦想学医,但因家庭原因无奈放弃。李龙毕业后,做了10多年教培,把家从东北搬到北京,买了3套房。3个多月前,李龙想为自己负责,重新拾起学医梦。于是,李龙高考前100天开始备考,目标设在700分。“我的35岁刚刚开始,可以从头再来。”面对质疑,李龙否认炒作:“时间会说明一切,没人会用八九年的时间学医来博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报道引发热议。

有人打击:毕业后,李龙曾从事教培行业,在北京买了三套房。那时候吃了教育的红利,现在老龄化严重又选择当医生,不得不说清华毕业生眼光很锐利呀!

有人认为,北京3套房,说明李龙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此时再去重拾梦想,为自己的梦想而打拼,没有什么不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就是这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眼光敏锐,能够很好地生存。完了,还能给你再次逐梦的勇气。

回到李龙的医学梦想。李龙自己也说,清华学医要八九年,届时自己有45岁左右,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讲,40多岁的医学生已经没有什么前途了,但是自己可以做做医学科普之类的工作。

看来,李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想真正的追逐自己的医学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像李龙这样的社会考生并不鲜见。别的不说,誉为高考第一人的广西考生唐尚珺,今年第十六次参加高考;57岁的梁实,40多年来,今年是参加第28次次高考,眼光始终盯着川大。这种为达目标,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确实让人们佩服。

人活在这世上,总得有目标,不在乎目标能否实现,就在于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积极向上的,有盼头的。人生就是这样,有盼头有方向,人生才有意义。

或许,这就是九派新闻报道这件事的目的,为逐梦的高三考生打气加油?少年,加油,为你心目中的学校,奋斗这几天,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人结语

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不应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李龙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经历过岁月的磨砺和生活的变迁,梦想的火焰依然可以被重新点燃。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和财富,更在于赋予我们勇气和决心去追寻内心真正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即将踏上高考战场的学子们,愿你们以这些人为榜样,全力以赴,为自己的梦想拼搏。无论结果如何,这个奋斗的过程都将成为你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共同珍视教育带来的机遇,在梦想的指引下,不断前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怎么看待李龙再次备考清华?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