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李雨霏

审核 | 颂文

6月3日,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梦数据”)发布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科创板又有一家企业即将上市。

此次发行,达梦数据确定发行19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价格为86.96元/股。本次发行价格确定后,达梦数据上市时市值约为66.0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上市发行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上市的达梦数据仍然存在诸多的股权纠纷尚未完结,80岁高龄的董事长冯裕才将如何应对这些纠纷,还需进一步关注。

1、高校退休教授任董事长,股权代持引纠纷

达梦数据的前身达梦有限成立于2000年,由华科产业集团、李杰、蔡友良、龚传佳和冯裕才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

据悉,华科产业集团是以华中科技大学为投资者的国有独资企业,是学校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表学校持有对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股权,承担着学校的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两大任务。

2020年,达梦有限进行股份制改革,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冯裕才合计实际控制达梦数据40.5527%的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招股书

冯裕才出生于1944年,如今已经八十岁高龄。1976年,冯裕才便加入华中科技大学,从助教一路做到博士生导师,并于2011年3月从华中科技大学退休。目前,冯裕才在达梦数据担任董事长一职,并长期主导公司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研究开发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冯裕才仅直接持有达梦数据10.1872%股份,主要通过8个股权解代持平台和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控制28.0847%的表决权及一致行动关系控制2.2807%的表决权。

对此,监管层也曾对达梦数据进行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普通合伙人变更、合伙企业存续到期等影响冯裕才对合伙企业控制及达梦数据控制权稳定的情形。

此外,达梦数据曾存在股权代持的情况。

公司问询函回复显示,达梦数据历史上曾存在不超过72名被代持人员,2018年5月以来,实际持股人通过变更为梦裕科技的有限合伙人或股权转让退出,达梦数据的股权代持陆续解除。

不过,截至问询函回复签署之日,达梦数据未出具书面文件确认代持变动及解除情况的被代持人员仍有19名,其股份数量总额低于84.9万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问询函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7月28日,也就是达梦数据申报IPO后不久,公司就收到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龚海艳主张其持有达梦数据16.4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权比例约0.29%)。

龚海艳一审败诉后,又提起上诉,2024年4月,龚海艳向武汉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冯裕才赔偿龚海燕121.26万元(暂以9800股,每股123.73元的价格计算)。

不仅如此,2022年11月,达梦数据收到许蔚所发函件,主张其持有公司8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权比例约0.14%)。

此后,许蔚将其诉讼请求变更,要求确认许蔚为达梦数据原始股东,所占原始股份比例为9.5万股,许蔚累计占达梦数据0.48523%股权,并且要求将冯裕才名下占达梦数据0.29523%股权变更至许蔚名下、将吴恒山所占0.19%股权变更至许蔚名下。

2023年7月,范晶、刘牧心、刘嘉西、刘少鸿起诉达梦数据并将龚海艳列为第三人,要求判决确认达梦数据向第三人签发的《股权证明书》无效。

除龚海艳案件一审判决驳回原告龚海艳诉讼请求,二审已开庭审理外,其余两宗案件亦均已进入审理程序。截至2024年5月20日,法院未对其余两宗案件作出判决。

可见,股权代持已经给达梦数据带来“反噬”。在仍有19名被代持人没有签署书面文件的情况下,达梦数据是否会再次被起诉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对此,达梦数据对「创业最前线」表示,在达梦数据历史股份代持形成及解除、取消股份授予等过程中,存在少量人员的文件不齐备或有一定瑕疵的情况,因而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因前述事项发生过程中存在的瑕疵而提出赔偿、补偿诉求,不能完全排除潜在的股权相关纠纷。

2、靠政府补助提振业绩,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达梦数据是一家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主要向大中型公司、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提供各类数据库软件及集群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数据库一体机等一系列数据库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软件产品使用授权、数据及行业解决方案、运维服务等。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2024年一季度,达梦数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43亿元、6.88亿元、7.94亿元和1.66亿元,同比增长65.04%、-7.40%、15.44%和26.79%。

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亿元、2.69亿元、2.96亿元和5565.18万元,同比增长196.84%、-39.35%、10.07%和65.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Wind)

除2022年业绩有所下滑外,达梦数据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一直处在增长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达梦数据的部分营收是依靠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补助而来。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达梦数据税收返还及优惠政策所涉及的金额分别为1.12亿元、1.03亿元和1.0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5.08%、15.01%和13.02%。

除上述税收优惠外,报告期内,达梦数据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31亿元、1551.81万元和2438.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7.67%、2.26%和3.07%。

据悉,政府补助以科研项目相关的政府补助为主,该等补助就项目本身而言具有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相关政府补助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

因此,若未来国家对基础软件行业的扶持力度及相关政策有所调整或出现其他原因导致公司不再满足享受上述税收优惠的条件,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2020年-2022年,中国国产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占率排名中,达梦数据一直排名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招股书)

另据IDC发布的报告,2021-2023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企业中,达梦数据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88%、2.62%、2.73%,和头部企业阿里、腾讯、华为等存在较大差距。

总之,近年来,国内数据库厂商发展速度较快,达梦数据在市场上除面对来自国外的数据库巨头外,还要应对云计算、通信等行业转型而来的巨头的竞争。

若从技术路线角度上看,除本地部署模式的事务处理型集中式关系数据库外,公司还面临着公有云、分布式、非关系型、HTAP等技术的挑战与竞争。

因此,达梦数据在上市后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仍值得关注。

3、期后回款比例走低,存货周转率“掉队”

招股书显示,达梦数据服务于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家电网、证监会、上交所等知名用户,应用于金融、能源、航空、通信、党政机关等数十个领域。

达梦数据的客户以大型公司为主,但企业的话语权并不高,表现就是公司的应收账款逐年走高。

报告期内,达梦数据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48亿元、3.92亿元、3.9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88%、56.90%和50.29%。

此外,公司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也在连年增长。报告期内,这一数据分别为2727.72万元、3358.05万元、4063.38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招股书)

不仅如此,达梦数据的期后回款比例快速走低。报告期内,达梦数据的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89.54%、70.57%及13.89%。2023年,公司的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仅约有一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招股书)

另外,报告期内,达梦数据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95、1.86和2.01;同行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5.23、5.04和4.34,远高于达梦数据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招股书)

据悉,达梦数据主营业务(终端)客户主要为党政、能源、金融等领域内机关单位和大型国企、央企,这些客户一般集中于每年的第三、四季度完成产品的签收或验收。且部分客户一般付款审批流程较为繁琐、回款周期较长,允许相关领域部分渠道商客户视下游客户付款进度向公司进行付款,也是公司应收账款整体回款速度有所放缓的重要原因。

此外,达梦数据的存货也在不断增长。

招股书显示,公司存货主要为未验收数据及行业解决方案项目累计实施成本。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4692.93万元、7242.49万元和7338.85万元,其中库龄2年以上的存货占存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2.21%、35.54%和34.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招股书)

达梦数据在招股书中坦言,若特定数据及行业解决方案项目发生公司未能预见的可收回金额大幅减少或成本投入大幅增加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存货进一步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内,达梦数据的存货周转率分别是1.13、0.68和0.46;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46.14、63.37和93.46,达梦数据存货周转率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达梦数据招股书)

据悉,达梦数据将未验收的数据及行业解决方案项目所发生的累计成本均作为存货核算,因此存货周转率远低于同行公司。

可以说,达梦数据虽服务于不少知名企业,但应收账款、存货双双走高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也值得警惕。

不过,达梦数据对「创业最前线」表示,随着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销售收入迅速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亦同步增长,公司不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注: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