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青年

| 有用 | 有趣 | 有态度 |

「青年专属的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泸州涌现出一批活跃在返乡创业大舞台的“新农人”,他们依靠技能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书写青年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奋斗华章。团团特推出“我们村的年轻人”系列报道,讲述他们与泸州“双向奔赴”的生动故事。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泸州市古蔺县皇华镇皇华村返乡创业青年熊坚,一起倾听他的故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坚,男,皇华熊坚坚家庭农场负责人,他通过制作各种农村题材的短视频,展示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通俗直白的心灵鸡汤,两三年时间,熊坚就吸引了众多粉丝,成为在古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络“红人”。把“流量”变为“销量”,由此带来的经济价值,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自学成才的新农民

深秋时节的皇华镇金星村,10余亩草莓基地里,“老板”熊坚穿梭在各个塑料大棚间,指导着乡亲们除草、施肥。不远处,是近百亩刚采摘完的葡萄园和黄桃基地。

这100多亩特色水果基地,就是90后返乡创业青年熊坚的“产业”。10年时间从无到有,如今的年产值已近百万元。

今年33岁的熊坚是皇华镇皇华村的一名普通农民。说起返乡创业,他的思绪回到了10年前。

“当年在上海打工,一个远房亲戚在那边有个葡萄园和黄桃基地。偶尔去过一回,看到基地里的葡萄、黄桃长势喜人,游客络绎不绝,我便想到家乡有着同样的地利条件却没人种植,就萌生了返乡创业种水果的念头。”熊坚说,心里有了目标,就隔三差五地跑到果园里帮忙。除了“偷师学艺”,他还通过网络和购买各类种植书籍学习。坚持两年多时间,通过实践和理论结合,熊坚比较系统地掌握了黄桃、葡萄的种植技术。

2015年,为了方便照顾家里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孩子,熊坚怀揣梦想、拿着在外务工10年的积蓄回乡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头致富的“领头雁”

回到家乡,熊坚根据自己的规划,先后流转了180亩土地。“先期计划种植30亩葡萄,为了节省开支,除草、整地、挖坑、联系果苗都是自己带着家人早出晚归,亲力亲为。”熊坚说,看到葡萄园初具规模,邻里乡亲准备合伙种植,他又陆续栽下了15亩草莓和130亩黄桃。

俗话说“种庄稼靠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种植成功,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熊坚干脆在种植园里搭起临时工棚,关键季节吃住在山上,肥水管理、剪枝疏果、防病治虫……每个环节都不疏忽。

靠着自己的苦干、巧干和实干,熊坚终于在9年间闯出了一番天地。目前,100多亩果园已进入投产期,今年的葡萄亩产量达到3000余斤,草莓亩产量达2000斤左右,黄桃亩产量更是高达3500斤,产值近百万元。特色水果产业种植成功,周边村民的创业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当大家表示要跟着种植的时候,熊坚认为,盲目扩大规模不利于后期销售,他开始思考带领大家探索“农业多元化”种植模式。

在熊坚的带动下,皇华村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种植甜糯玉米和西瓜。除了免费提供指导技术,熊坚还帮助种植户们销售。一年下来,种植户收入增加6万元左右,真正做到增加了村民收入,带动了家乡的发展,成为村里带头致富的“领头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带货的“新网红”

“起初,在水果成熟季节,都是通过朋友圈发信息,吸引外地朋友、客商前来采购,但是覆盖范围窄,销量并不大。”熊坚说,随着果园产量逐年增加和网络直播的兴起,他开始探索建立网络直播平台,通过小视频直播日常生产、生活的模式积累粉丝,带动销售。

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熊坚用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开始自学拍摄、剪辑、撰写文案,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介绍农产品、分享种植经验、拍摄“三农”日常等,从此开启了互联网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我们这种偏远地区,只有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才能更好的让我们的农产品走出去。”熊坚说,这也为农民“网红”讲好农村故事、传播最真实的乡村声音打开了一扇大门。

对熊坚来说,短视频直播最大的困难就是创作,这也是抓住流量的根本。

“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一篇文案改了又改,对着镜头讲话录上数十遍都是常有的事。一个视频录下来,嗓子沙哑更是家常便饭。”熊坚说,一开始发视频没有人观看也没有人点赞,主要还是靠坚持,然后精剪视频内容,提高视频质量。

从城市回到农村,返乡奋斗9年,发展水果产业带领乡亲致富,熊坚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让家乡的风景、农产品、风俗为更多人所知,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让更多农村青年看到了家乡的机遇和希望,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这片热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古蔺青年

编辑丨戴妍

校审 | 朱露

初审丨邹盈

值班编委丨曹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