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合众国位于中东地区,存在于1958年

3月8日到1961年9月28日,属于一个邦联性质的国家。阿拉伯合众国的成员有三个,分别是埃及、叙利亚和也门。这三个成员有着共同的语言和文化,都使用阿拉伯语,可以说拥有组成邦联的文化基础和意愿。但阿拉伯合众国仅仅维持了三年多,那么阿拉伯合众国,为什么解体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目的各不相同。阿拉伯合众国三个成员都有建立邦联的意愿,但目的并不相同。埃及的根本目的是主导阿拉伯世界。

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属于亚洲,两部分领土之间是苏伊士运河。埃及是一个阿拉伯大国,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4亿。

埃及于1517年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1882年被英国控制,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成为独立国家,但仍然控制埃及外交,直到1952年,纳赛尔上台后,埃及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改国名为埃及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及独立后,综合实力位居整个阿拉伯世界前列。阿拉伯世界指的是阿拉伯人聚居的地区,主要位于西亚和北非,包括22个国家,面积约13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4.06 亿。

阿拉伯世界有着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历史上曾经是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区。埃及独立后,作为一个阿拉伯大国,产生了整合阿拉伯世界的想法,提出了

“泛阿拉伯主义”的主张。

埃及的主张遭到了沙特、约旦等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但得到了叙利亚也门的支持。叙利亚支持埃及,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助埃及力量,对抗土耳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叙利亚位于地中海东岸,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北部和土耳其接壤。1946年,叙利亚独立后,一直遭到土耳其的战争威胁,1957年,叙利亚和土耳其爆发了激烈的边境冲突。叙利亚的实力弱小,无法和土耳其抗衡,因此想借助埃及力量。

也门支持埃及,也有自己的打算。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濒临红海和阿拉伯海,扼守亚丁湾,面积约

52.8万平方公里。也门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阿拉伯国家,而埃及是一个阿拉伯大国,也门希望得到埃及的经济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阿拉伯合众国的三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打算。叙利亚和也门支持埃及,都是希望从埃及得到一些利益,但却不希望受到埃及的控制,这就和埃及的目的产生了矛盾。

第二,产生矛盾。埃及提出“泛阿拉伯主义”,建立阿拉伯合众国,主要是为了整合阿拉伯世界,因此埃及自然希望控制另外两个成员。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首先签署协议,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58年

3月8日,也门加入,国名改为阿拉伯合众国。

阿拉伯合众国成立后,埃及和叙利亚首先产生了矛盾。埃及认为,阿拉伯合众国以埃及为主体,总统应该由埃及总统出任,首都自然也应该是埃及首都开罗。但叙利亚提出,阿拉伯合众国的首都应该设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不断争论,叙利亚选择了妥协,但埃及并不满足,还试图主导叙利亚。比如埃及试图控制叙利亚的经济,任命大量埃及人管理叙利亚关键部门。这引起了叙利亚的不满,叙利亚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因此在1961年,叙利亚宣布退出阿拉伯合众国。

也门加入阿拉伯合众国之后,一直对埃及有所防备,禁止埃及人进入也门经济和其他部门,只希望得到埃及的经济援助。埃及得不到利益,自然不愿继续经济援助,因此叙利亚退出后,也门也退出了阿拉伯合众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并不接壤。阿拉伯合众国的三个成员没有接壤,距离也比较远。埃及和叙利亚隔着巴勒斯坦地区,二战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埃及和叙利亚的陆路通道被阻隔,只能通过地中海建立联系。也门和埃及都濒临红海,两国之间距离更远,陆路也被隔开,只能通过红海建立联系。综合这三个方面,这三个阿拉伯国家很难真正联合,阿拉伯合众国只维持了三年多就宣告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