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广告:USDT跑分,零成本在家躺赚,日入千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不心动?敢不敢信?什么是USDT跑分?

所谓“跑分”,就是一种洗钱行为,搭建平台利用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他人代收款,再转账到指定账户,从中收取佣金。USDT(泰达币)与大家常听到的比特币、以太币一样,是区块链虚拟货币的一种。其以1:1的比例锚定美元,币值比较稳定,因交易便捷、匿名性等特点,成为虚拟货币跑分平台的首选。

案 情

2022年2月,被告人乔某无意间看见一条“USDT跑分,零成本在家躺赚,日入千元”的消息后,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在“欧易”交易平台上买卖“泰达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乔某在明知自己的两张银行卡账户因涉嫌非法转移资金被冻结后,仍继续进行“泰达币”买卖。经核算,乔某涉及转移违法犯罪资金共计487.85万元。银行卡账户共涉及11名被害人被诈骗金额共计18.26万元。乔某从中获利3万元。案发后,乔某某已将赃款退回,并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公诉机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判 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在虚拟币交易型犯罪中,行为人客观上以购买虚拟货币的形式帮助上游犯罪转移资金的行为仍发生在上游犯罪进行中,主观上对于自身所转移的非法资金仅存在概括性明知的情况下,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应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之规定,判决被告人乔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追缴扣押在案的被告人乔某违法所得人民币30000元,上缴国库。

法官说法

对于被告人乔某通过网络虚拟币转移赃款的行为,乔某明知自己两张银行卡账户因涉嫌非法转移资金被冻结,且银行卡收到了违法犯罪资金,但并不明知具体是什么犯罪资金,仅存在概括明知的情况下,仍继续进行“泰达币”买卖。在此期间,上游犯罪一直利用乔某将被害人的钱以购买虚拟货币的形式进行转移,上游犯罪属于正在进行中,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被告人乔某某的刑事责任更为适当。

法官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参与 USDT “跑分”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诈骗、赌博等犯罪团伙“洗钱”,可能涉嫌刑事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切勿为了走捷径赚钱,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来 源:襄城县法院

审 核:李会军

编 辑:赵鹏博 贾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