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殷宏、牛庆丽研究员团队于2023年10月在Journal of Virology上发表了题为“OAS1 suppresses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replication by recruiting TRIM21 to degrade viral major capsid protein”的研究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致死性病毒性疾病,极大地威胁了中国动物健康和养猪行业。研究宿主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对于开发新的抗ASFV策略至关重要。2′,5′-寡腺苷酸合成酶基因1(OAS1)是一种关键的干扰素刺激基因 (ISG) 效应蛋白,可促进先天抗病毒反应。本研究提供了OAS1显著上调并抑制ASFV感染的证据。过表达OAS1可以促进JAK-STAT通路的激活,增强STAT1和STAT2的磷酸化,从而促进先天性免疫反应和宿主的抗病毒策略。另外的机制研究表明,ASFV基因组中富含AT的dsDNA被RNA聚合酶III转化为dsRNA。因此,OAS1在感知dsRNA后被激活,产生OAS,从而激活RNase L的抗病毒功能,进一步降解病毒衍生的mRNA。此外,OAS1与P72直接相互作用,募集TRIM21以K63为主要泛素位点,形成降解P72的多泛素化链,从而抑制ASFV的复制和的成熟病毒粒子的组装。此外,P72还可以阻止DDX6和OAS1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avSG的产生和宿主的抗病毒能力。作者的研究发现了OAS1通过与病毒蛋白P72相互作用,影响avSG的形成,诱导宿主的抗病毒反应,并控制ASFV的复制,从而确定了OAS1的新作用,揭示了ASFV感染过程中的机制和内在调控关系。

结果一:OAS1在ASFV感染时上调并抑制ASFV在PAM和MA104细胞中的复制

为了研究ASF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过程中OAS1表达的动态变化,将ASFV(CN/SC/2019)以MOI=1感染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分别于感染后12、24、36、48小时(HPI)观察OAS1表达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OAS1的表达。ASFV感染后OAS1的表达和转录略有增加(图1A和B)。接下来,作者研究了ASFV感染对OAS1表达的影响。PAM仅感染ASFV(MOI=1,PC)、感染经紫外线照射(UV)或热灭活(Heat)的ASFV、感染不同MOI(0.1、1、2)的ASFV或未感染ASFV(NC)。OAS1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图1C和D),并随着ASFV MOI的增加而增加(图1E和F),表明ASFV复制是OAS1上调表达所必需的。

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表达ASFV主要结构蛋白P72和P30以检测ASFV的复制。Western blotting、RT-qPCR分析和HAD50实验表明,OAS1的过表达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图2A和B)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图2C至E)抑制ASFV的复制。

为了进一步确定OAS1对ASFV复制的影响,将siRNA-OAS1基因转染PAM或MA104细胞24 h或36 h,检测病毒蛋白、RNA水平和病毒载量。将siRNA干扰PAM或MA104细胞24 h后,通过HAD50实验以评估OAS1对ASFV复制的影响。与si-NC对照组相比,siRNA介导的OAS1基因敲低显著增加了MA104(图2F至H) 或PAM细胞(图2J至L)中ASFV P72(B646L)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但对的早期病毒蛋白P30(CP204L)几乎没有影响,尤其是在24 hpi时。HAD50实验表明,siRNA干扰后的ASFV复制在MA104细胞(图2I)和PAM细胞(图2M)中也显著增加。

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结果二:OAS1激活NF-κB通路而不激活IFN通路,并促进JAK-STAT激活

研究报告表明,ASFV基因组中富含AT的区域可以通过Pol-III-RIG-I轴介导dsDNA到dsRNA的转变来激活先天抗病毒反应。OAS1可以识别dsRNA产生OAS,从而激活核糖核酸酶L(RNase L),并发挥抗病毒作用。然后dsRNA可以通过Toll样受体(TLR)募集特异性胞内接头蛋白启动级联来激活NF-κB。

为了研究OAS1在激活NF-κB中的作用,作者对OAS1和ASFV基因组中富含AT的区域激活NF-κB进行了实验。将pFlag-OAS1或带有p-ISRE、p-IFN-β或p-NF-κB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空白载体转染HEK-293T或MA104细胞。转染24 h后(hpt),以转染dsDNA模拟物poly(dA:dT)或dsRNA模拟物poly(I:C)为对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OAS1可以激活HEK-293T细胞或MA104细胞中的NF-κB启动子,但不能激活IFN-β启动子和ISRE启动子(图3A和B)。同样,ASFV基因组中富含AT的区域也可以激活两种细胞系中NF-κB的启动子(图3C和D)。然而,POL-III抑制剂ML-60218能够抑制poly(dA:dT)刺激下富含AT的区域和NF-κB启动子的激活,但对poly(I:C)刺激没有显著影响(图3D)。ASFV基因组中富含GC的区域不能激活NF-κB启动子(图3C和D)。此外,在ASFV感染下,OAS1还可以促进NF-κB的激活(图3C)。

图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为了进一步分析ASFV感染过程中OAS1对上游JAK-STAT通路的激活作用,将pFlag-OAS1或空白载体分别转染MA104细胞24 h,然后再感染ASFV (MOI=1)24或48 h。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结果表明,在ASFV感染下,OAS1过表达可显著促进STAT1/2的表达和磷酸化,且呈剂量依赖性(图4A和B)。RT-qPCR结果表明,OAS1的过表达可以促进MA104和PK-15细胞中STAT1/2的转录(图4C至F)。此外,在PK-15细胞中过表达OAS1还可以刺激RNase L、P53、NLRP3、NF-κB、MDA5、MAVS、MAPK、Caspase1、IRF3等免疫途径分子的转录。上述结果表明在ASFV感染过程中,OAS1可以促进JAK-STAT通路的激活,进而激活先天免疫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

图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结果三:OAS1通过RNase L依赖性机制促进先天免疫反应抑制ASFV复制

图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结果四:OAS1与ASFV病毒主要衣壳蛋白P72特异性相互作用

为了进一步阐明OAS1抑制ASFV复制的可能分子机制,作者首先假设OAS1可能与ASFV的病毒蛋白或宿主蛋白相互作用来抑制ASFV的复制。为证实这一点,在感染ASFV(MOI=1)24 hpi的PAM细胞中加入OAS1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然后采集样品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作者发现P72蛋白在Co-IP后的丰度最高。随后,构建了相应的表达载体pHA-P72。通过外源性和内源性验证,对MA104和PAM细胞中OAS1和P72的相互作用进行Co-IP。结果表明pFlag-OAS1和内源性OAS1可与P72相互作用(图6A至D)。此外,纯化His-P72蛋白和GST-OAS1蛋白用于GST下拉实验。Western blotting表明OAS1可以直接与P72蛋白相互作用(图6E)。接下来,作者进行了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以确定OAS1是否与P72在PAM和HEK293细胞中共定位,发现OAS1存在于细胞质中并与P72共定位(图6F和G)。

作者进一步确定OAS1和ASFV P72中哪些结构域对它们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根据前述结构特征构建了P72的截短片段,包括5个N-Loops,其中Loop1具有N-末端突起,β链延伸从1到195 aa;N-Loop2的N-末端突起从199到332 aa;N-Loop3的N-末端突起从355到417 aa;C-Loop1具有C-末端突起,β-链延伸从439到543 aa;C-Loop2具有C-末端突起,β链延伸从550到628 aa(图6H)。根据其特点,OAS1截短区由5个片段组成,核苷酸转移酶(NT)结构域为1至207 aa,N端dsRNA结合位点为9至54 aa,NT和CT结构域重合部分为181至207 aa,CT结构域为201至349 aa,NT和CT连接区为319至340 aa。将构建的OAS1和P72的截短体或P72或OAS1的全长作为对照,共转染或单转染HEK-293T细胞24 h。Co-IP结果表明,P72全长可与OAS1的NT结构域(1-207 aa)及NT和CT结构域重合部分(181-207 aa)的截短片段相互作用(图6I),而OAS1全长可与P72截短的N-Loop1、N-Loop3和C-Loop2相互作用(图6J)。这些结果表明,OAS1(主要是OAS1的NT结构域)与ASFV的主要衣壳蛋白P72相互作用。

图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

结果五:OAS1促进TRIM21介导的P72蛋白酶体降解

为了进一步研究OAS1在ASFV复制过程中的潜在机制,作者研究了OAS1是否会减少ASFV复制以及P72的表达。构建pFlag-OAS1和pHis-P72两种表达载体,使用剂量增加的pFlag-OAS1和单一浓度的pHis-P72共转染HEK-293细胞。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只转染P72质粒相比,OAS1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72的表达(图7A)。

为了进一步探讨OAS1抑制P72表达的降解途径,将pFlag-OAS1和pHis-P72共转染细胞,在24 hpt时分别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溶酶体抑制剂NH4Cl或自噬抑制剂3-MA。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未转染Flag-OAS1质粒组相比,转染Flag-OAS1质粒组的P7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组相比,MG-132处理组的P72表达水平部分恢复,而3-MA处理组对HA-P72的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NH4Cl对HA-P72的降解没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图7B)。综上结果表明,OAS1主要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72。

作者推测OAS1募集其他分子来降解P72。通过分析Co-IP/LC-MS/MS的数据,作者发现了一种泛素相关分子TRIM21,这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在病毒感染的各种方式中发挥限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为了确定TRIM21是否参与OAS1诱导的P72降解,将pFlag-OAS1、pHis-P72和pMyc-TRIM21共转染HEK-293T细胞。Co-IP和Western blotting表明ASFV P72能与OAS1和TRIM21相互作用,但TRIM21只有在P72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与OAS1相互作用(图7C和D)。随后,纯化His-P72、Myc-TRIM21和GST-OAS1蛋白进行GST下拉实验。Western blotting表明,OAS1不能与TRIM21直接相互作用,而只有在P72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相互作用(图7E)。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明,OAS1、P72和TRIM21共定位于细胞质中,TRIM21与P72聚集在同一位置,呈点状聚集分布。然而,OAS1很少与TRIM21聚集在细胞质中相同的位置,表明OAS1不与TRIM21相互作用(图7F)。这些结果表明,OAS1在P72存在的情况下募集TRIM21形成蛋白质复合物。

图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

结果六:OAS1募集TRIM21来介导K63位点连接的P72泛素化

为了进一步解决OAS1募集TRIM21降解P72的问题,将pHis-P72、pMyc-TRIM21和pHA-Ub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Ub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72的表达,而MG-132可抑制这种作用(图8A)。为了确定TRIM21是否能导致P72泛素化,以及TRIM21催化P72结合的多泛素链类型,构建了pHA-Ub WT和7个保留突变的Ub质粒(K6、K11、K27、K29、K33、K48和K63),并与pFlag-OAS1、pHis-P72和pMyc-TRIM21共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在K6、K11、K29、K33、K48和K63泛素分子存在的情况下,TRIM21增加了P72的泛素化水平(图8B),表明TRIM21能够形成多泛素化链来促进P72的泛素化。

为了进一步确定TRIM21促进P72泛素化的主要位点,将pFlag-OAS1、pHis -P72和pMyc-TRIM21与K6、K11、K29、K33、K48或K63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在存在或不存在pMyc-TRIM21的情况下进行Co-IP,以评估TRIM21主要作用的泛素位点。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转染或未转染pMyc-TRIM21显著影响了P72在K63位点的泛素化(图8C和D),表明TRIM21介导了K63位点连接的P72泛素化。

图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

结果七:P72抑制OAS1和DDX6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SG组装

据报道,OAS1是应激颗粒SG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暴露于外部刺激后,OAS1被募集到SG中以抵抗外部刺激。据报道DDX3X、DDX6和Caprin1也是SG的一部分,作者在OAS1的Co-IP/LC-MS/MS数据中成功筛选出这些分子。为了探索OAS1介导的SG组装的分子机制,作者发现G3BP1和OAS1可以共定位于细胞质中,与亚砷酸钠(SA)处理组相比,ASFV感染后SG的产生受到抑制(图9A)。随后,为了研究OAS1与DDX3X、DDX6和Caprin1的相互作用在P72介导的ASFV感染中的作用,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了DDX6、DDX3X、Caprin1与OAS1或G3BP1之间的内源性共定位,并分别在SG中与OAS1共定位(图9D、G和J),构建表达载体pMyc-DDX3、pMyc-DDX6或pMyc- Caprin1,并共转染HEK-293T细胞24 hpt,通过Co-IP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OAS1可与DDX3X、DDX6、Caprin1相互作用(图9B、E和H)。将带有Flag-OAS1的质粒pMyc-DDX3X、DDX6或Caprin1和以剂量递增的P72转入HEK-293T细胞24 hpt,通过Co-IP验证它们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72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OAS1与DDX6的相互作用,但不影响OAS1与Caprin1或DDX3X的相互作用(图9C、F和I)。作者通过MOI增加的ASFV感染PAM,进一步确定ASFV P72对OAS1和DDX6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内源性验证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ASFV感染可以抑制OAS1和DDX6之间的相互作用(图9K)。这些结果表明,P72通过干扰DDX6和OAS1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SG的组装。

图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

小结

综上,作者提出了OAS1通过多种机制在抑制ASFV复制中的调控作用的工作模型(图10)。首先,在ASFV感染后,OAS1促进STAT1/2的表达和磷酸化,激活JAK-STAT通路,从而激活先天免疫应答。其次,ASFV-AT富集的dsDNA被RNA POL-III转化为dsRNA。因此,OAS1在感知dsRNA后被激活,产生OAS,从而激活RNase L的抗病毒功能,进一步降解病毒衍生的mRNA。第三,ASFV感染可抑制SG的产生。募集OAS1、DDX3X、DDX6和CAPRIN1等分子以形成SG并具有对ASFV侵染的抗性。ASFV的主要结构蛋白P72抑制OAS1与DDX6的相互作用和SG的抗病毒作用。第四,OAS1可以与ASFV的主要结构蛋白P72相互作用,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募集TRIM21降解K63位点的P72,进一步破坏ASFV成熟颗粒的组装,减少成熟病毒粒子的产生。作者的发现为ASFV和宿主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知识,为开发抗ASFV的药物靶点提供新思路。

图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0

原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617512/

来源:ZhaoSunLab‍‍‍‍‍

编辑:吃一口小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