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郭有才的名字,还是通过别人的直播。我是一个不用抖音的人,所以郭有才真正火的时候,我其实是不知道的,就像董宇辉火起来时,我也不知道。我都是听别人说某某火了的时候才去关注某个人的。

郭有才的确和董宇辉不一样,董宇辉身上多多少少还透着一点高雅文化气息,能够将经典作家的字句引用上来,让人耳目一新或者刮目相看;尽管董宇辉也偶尔会开开玩笑,譬如说在接别人的包袱的时候,譬如人们在讨论他和刘亦菲一起直播这件可能的事情的时候。

郭有才的直播除了像小宠物或者像个小孩那样祈求得到主人(“家人们”)的恩宠,使劲讨好,他常常是词穷的,结巴的,重复的。

但是郭有才的演唱是虔诚的,真诚的,紧张的,但是没有做作,如同他在演唱技巧方面也没有过多的做作和模式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有才的家境比董宇辉差多了,董宇辉的父母都是老农,但是父母双全,至少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而郭有才13岁丧母,父亲似乎也没怎么管他,他最后是由自己的姨娘抚养大的。

不管有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也不管出于自觉还是自发,他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通过翻唱别人的歌曲,郭有才找到了生活的表达以及希望的力量。试想想,一个25岁左右的人,写出《人生如戏》这样的歌来,意味着什么?

他真的参透人生了吗?

或许还没有。但是他的经历,他的沉淀,他的成功为他本来比较微茫的希望赋能加力,他没有撕心裂肺地唱I 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会飞起来),面对大火和巨红,他颤抖着,激动着,但他也没有飞起来,而是人间清醒,“我只是一个卖烧烤的”“我想稳住”,或者说引壶卖浆之流。这种清醒和坦白,毋宁说是他对人生如戏感悟的佐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宇辉继续他的直播,继续引经据典,笑傲江湖,行走中国;而面对版权争议、后续创作力匮乏的郭有才却有一种黔驴技穷、江郎才尽的尴尬。

除了成功翻唱那几首(有网友统计过,大概上十首)歌曲, 他再也没有惊人之处或靓丽表现。

一个卖惨的人如果不再惨,就卖不动了,人们就会在他身上看到某种张力,某种矛盾。特别是当网友发现他早已豪车、买了房、一旦结婚生子,他到底还有什么可以卖的呢?

他所卖的,正是他所要抛弃的;他所追求的,正是他所要抛弃的。

郭有才无论在演唱风格上定型或转型,都十分困难。

山东还有个大衣哥,一旦他功成名就,他那淳朴农民的形象就崩塌了;同样的逻辑也发生在郭有才身上,他的成功之日就是他的人设崩塌之时。

郭有才的故事再也无法继续了。

现实依然是徘徊在不是失业就是灵活就业的边缘,依然是资本使用十八般武艺的手段来勾引你进入房地产,依然是卷也卷不动 ,躺也躺不平的尴尬状态。

难道人生真的被郭有才一句“人生如戏”概括完毕?

现实召唤新的郭有才登场,继续演绎这种尴尬和诡计。

这篇文章可能是郭有才大火之后的最后一篇评论郭有才的文章,今天的人们如果站在菏泽南站空旷的广场,人们是否还可以想象半个月前的疯狂、群魔共舞,以及郭有才作为人设的前呼后拥、登峰造极呢?

一切似乎都销声匿迹,还是让我们挑选郭有才最经典的几首翻唱,一起回味那段有郭有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