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正定南门“三关雄镇”的主流解释

众所周知,“三关雄镇”是正定古城南城门内城上的匾额。为什么“三关雄镇”会镌刻在南城门之上?“三关雄镇”又作何解释?明代的人应该很清楚,清代的人也应该明白,但到了现在,不知是何原因,“三关雄镇”被错误解读了。

“三关雄镇”匾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关雄镇”匾额

“三关雄镇”现在百度百科的注释:正定,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说法被广为流传,不光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和正定的主流媒体,网络上游客的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头条、知乎、天涯论坛,都持这一说法。

  • 02 “三关雄镇”释义

“镇” 指重要或险要的地方,或在边境驻兵戍守之地。正定在唐、五代时期是著名的“河北三镇”之一成德节度使驻地,而另外的两镇是卢龙节度使(今北京)、魏博节度使(今大名),这似乎能解释“三关雄镇"之“雄镇”一词。

正定南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定南城门

“关”,最早的意思是门栓,后来引申为关隘、关口、要塞之意。那么“三关雄镇”很直观的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管理着三座关隘的雄镇。北京、保定、正定,是三个重镇,没错。但是“三关”无法解释,北京、保定、正定是三镇而不是三关。退一步,假若硬要把三地理解为三关,但正定只是一关,而北京、保定又不隶属于正定,又怎么能称之为“三关雄镇“?”

正定南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定南城门

再说北京、保定、正定三地,三地是否能够齐名并称“北方三雄镇”。

北京,战国燕都,秦汉以后历代皆为郡国州府之地,辽为南京,金为中都,元明清皆为首都。

正定,自秦汉以来历代皆是郡、国、州、府之地,唐代为成德节度使,始升大藩,宋、金为河北西路治所,元为燕南河北道治所,明为保定巡抚、真定卫、神武右卫之地,清初为直隶巡抚驻地,自宋以后至清初皆为省会之区。

正定南城门平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定南城门平面图

保定,清苑县地,宋始为保塞军、保州。金为保州,元代升为保定路,明保定府、大宁都司之地,清为直隶巡抚、直隶总督驻地。

可以看出,在正定城墙修缮的明代和明代以前,北京很显然地位要高于保定、正定。而正定也要比后起之秀的保定地位要高。故北京、保定、正定三地没有并称“北方三雄镇”的可能性。

正定南城门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定南城门马道

  • 04 “三关雄镇”的正确解读

据《明史.职官志》 记载:

巡抚保定等府提督紫荆等关兼管河道一员。成化八年,分居庸关以西,另设巡抚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六府,提督紫荆、倒马、龙泉等关,驻真定。万历七年,兼管河道。”

简单来说,明成化八年以后,分北直隶设“保定巡抚”管辖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六府,控遏紫荆、倒马、龙泉等关, 后来兼管河道,驻地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 相当于现在的省会。

故,“三关雄镇”的“三关”指的是: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

正定城墙,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

修缮为砖城后的正定城,为了彰显巡抚驻地的军事和政治地位,很自然地将南门里城门的匾额题为“三关雄镇”,与北门里城门“拱护神京”相呼应!

正定北城门“拱护神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定北城门“拱护神京”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