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要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的原则,在编制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时,与当地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相衔接,严格落实“以需定供”,统筹安排全年的住宅用地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健康稳定。

前段时间我们说到南京的狭义库存压力相对可控,但由于长期处于高位震荡,因此宅地减量势在必行。根据克而瑞最新数据统计,截止5月底,南京主城区(不含高溧)整体狭义库存约632万㎡,根据近12个月流速计算,去化周期约21.2个月,去化压力虽然相对可控,但整体狭义库存自2021年11月以来连续31个月一直在600万㎡以上高位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约3成广义库存短期无上市计划

实际上,南京广义库存的去化周期更长。据统计,截止5月底主城区(不含高溧)整体广义库存约2050万㎡,去化周期约69个月,去化周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估其中约613万㎡的城投/平台公司托底地块,短期不会上市,占到主城广义库存的30%左右。这些拿地企业多数不具备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地块大概率将闲置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当前市场行情下,我们很难在短期看到城投托底的项目大规模入市,且由于这些地块整体素质相对一般,也难有合作开发或代建的机会。从这类库存的分布区域来看,主要位于六合(约250万㎡)、江北新区(约79万㎡)和江宁(约114万㎡)等近远郊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实际库存压力相对减小,仅10%地块未入市

剔除这类库存,南京主城区(不含高溧)实际广义库存约1437万㎡,占比约70%,根据近12个月流速计算,去化周期约48.3个月。且其中大部分地块已上市,仅剩下约27幅地块目前未出规划或案名,约148万㎡,占比约10%。

从实际广义库存分布来看,TOP3区域分别为江宁296万㎡、江北新区225万㎡、城南221万㎡,均为近年的主力供地区域。从去化周期来看,近郊仙林去化周期最长,约80.6个月,仙林作为南京大城东的核心区域之一,随着市场下行,近年的关注度也出现显著下降,且板块的核心区域基本发展饱和,供地集中在板块边缘,加上仙林的客群地缘性较强,因此市场流速不佳,拉长去化周期;而像江宁、城南等当前热度尚可的板块,去化周期均在50个月以内,但仍有去库存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落到细分板块来看,青龙地铁小镇、仙林大学城去化周期分别位列TOP2,主要由于这两个板块近12个月基本无项目在售,因此去化周期较长。从TOP20来看,主要还是分布于近郊和远郊板块。

各细分板块中,中央商务区实际广义库存约106万㎡,位列TOP1,中央商务区常年为江北新区的主力供地板块,再加上市场下行后投资客退潮,流速放缓,房企开发周期拉长,如今出现明显的库存积压,但细化到项目来看,部分核心区位的品质楼盘仍能实现一定流速。此外,从库存TOP20细分板块来看,大校场、河西南、河西中等城市核心板块也位列其中,分别为72万㎡、55万㎡、42万㎡,去库存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5月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南京市2024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相比去年,商品住宅用地大幅减少51%,仅240公顷。这也是近5年来南京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的最低,相比去年直接“腰斩”。由此来看,土地供应大缩水,楼市已经全面进入去库存阶段。

从当前南京的细分板块广义库存来看,相比近郊的板块,大校场、河西南、河西中、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核心、次核心板块将会是未来的去库存重点,当这些板块去库存取得显著成效时,其周边板块及近远郊的市场情况也会受到一定的带动。这种带动效应不仅体现在销售量的增长上,还体现在房价的回升和土地市场的活跃等方面。

文/克而瑞南京高级分析师 桂轩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