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个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多家凉茶店的凉茶被检出药品成分。部分凉茶铺违法在凉茶中添加西药,比如在“咽喉茶”“清热解毒茶”里加入治疗鼻塞的麻黄碱等,目的是让饮用者有“见效快”的感觉。

广东人饮用凉茶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岭南地区地湿水温的气候环境中,茶成为大众袪湿降火、解燥消暑和防治感冒的一种独特饮食文化。从前的凉茶店铺更是大众消遣的地方,现时凉茶仍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功能性饮品,并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但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关于凉茶功效的争论越来越多,再加上饮品市场的洗牌,凉茶铺的生存空间亦越显迫狭。不少人担心,凉茶以后会“凉凉”吗?

01

为什么凉茶会添西药?

广东凉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据传当时岭南地区曾爆发瘴疠,中医祖师葛洪在罗浮山潜心钻研后,配制了早期的凉药以解民疾。

如今不少广东人,也将凉茶看作中药。每当遇上感冒、喉咙痛等身体不舒服时,都会选择喝凉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不过根据官方定义,凉茶其实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是一种预防疾病与保健的日常生活饮料。

广东省药品监管科学学会发布的科普视频《凉茶是药吗?》也指出,凉茶不是药,应属于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也就是说,凉茶只能用纯中草药煎熬而成,在制作过程中添加西药或其他违禁物质都是违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药品监管科学学会《凉茶是药吗?》视频截图

但是,因为各家凉茶的“秘方”有所不同,消费者难以得知凉茶中具体有什么成分,这种不透明性就使得凉茶商家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有专家曾分析,凉茶中添加西药的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因此屡禁不止。“效果好街坊就会觉得你的凉茶‘真材料’,都来喝,但其实就是几毛钱的药粉,你说收益高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另外,还有网友分享道,每次买凉茶时,店家都会详细问症状,甚至看舌头,过程很像在看病。

不过,医生看病需要行医执照,经营凉茶则只需要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不需要有医师或药师资质。那么凉茶铺的“望闻问切”属于问诊范畴吗?是否合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与本文无关,图源网络

国家将凉茶列入食品范畴,但是民间很多人仍习惯将凉茶当成药,认为凉茶可以治病,于是为了消费者理想中的药效,经营者也想尽办法,“凉茶”在现实中正是常常陷入这番矛盾。

02

凉茶喝多竟然会伤肾?

一直以来,饮用凉茶对身体利多还是弊多,同样备受网友争议。

有人觉得凉茶确实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但网络上亦很多人反映,喝了凉茶之后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其他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极端是,有人将“凉茶玄学化”,虚构凉茶的源头是三皇五帝时代,而在效果方面,更是一套完整的玄学系统,过分吹捧其立竿见影的功效。

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凉茶的功效?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师蔡玉群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吴红娟都表示,每个人体质不同,凉茶是否有效要看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

近年来,“来广东喝凉茶”“开盲盒喝凉茶”的挑战在互联网上流行,有一定的误导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曾发文表示,凉茶不适合所有人,不能随便乱喝,喝不对反而伤脾胃,甚至招致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凉茶是否有效是因人而异,而凉茶是否有害的讨论也引起众多广东人的关注。

研究表明,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为10.8%,而广东慢性肾病发病率高达12.1%,居世界“前列”。其中广东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数更是居全国前三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而广东人最爱的“老火靓汤”和凉茶就容易增加肾脏负担。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张秋林指出,有些凉茶里可能含有朱砂莲之类的中药,长期喝会加重对肾脏的损害,以及有事没事就喝凉茶,苦寒伤气伤阴也伤肾。

广东省食品安全质量协会也曾在公众号文章中指出部分中草药含有肾毒性,例如“廿四味”凉茶中的鱼腥草和决明子就被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列入肾毒性中药清单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凉茶到底是否有害,还需要更多的医药研究分析,但已经引起不少现代人的重视与警惕……

03

凉茶铺未来会“凉”掉吗?

凉茶屡屡陷入争议,而凉茶铺的业态发展也正在经历剧烈变化。

回望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平安堂、清心堂、邓老、徐其修、黎泉、黎恩、黎雪珍、益尚堂等品牌引入连锁经营,快速扩张,在整个广东,凉茶铺遍布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传统凉茶铺正在受到奶茶、果茶、咖啡等新式连锁茶饮店的冲击。在广州,凉茶铺可能找几条街才能看见一家店,但奶茶店,一条路上可能就有四五家。

有年轻人表示,没病没痛的时候很少会想起喝凉茶,也难以接受凉茶的苦味和口感,出门时更多会选择现制茶饮作为休闲饮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打开地图软件,知名的连锁凉茶品牌在广州的门店数量如下:黄振龙凉茶约65家、黎恩凉茶约57家、平安堂凉茶约50家、黎雪珍凉茶约34家、邓老凉茶约14家。

至于热门的新式饮品店,喜茶在广州约有164家门店,瑞幸咖啡约有90家,蜜雪冰城约有80家,均比连锁凉茶品牌的门店数量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传统凉茶铺的发展容易受到家族式经营或家庭式管理的局限。

加上除了两广之外,其他地区尤其是北方,对于凉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并不高,凉茶铺很难扩张到缺乏凉茶文化的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当然了,很多凉茶品牌也在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凉茶变身罐装饮料,出现在超市、便利店的货架上,前两年平安堂更是与盒马合作,推出瓶装熬制凉茶;还有品牌推出新口味或跨界联名,和其正推出“花+茶+凉茶”的系列新品,王老吉与好利来联名推出凉茶蛋糕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广东的凉茶和凉茶铺会走向何方呢?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广东凉茶未来的发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