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苦等五年,掀起全民追剧热潮的《庆余年2》迎来收官。但围绕这部剧的讨论仍热火朝天,从第三部的拍摄催更,到已播内容的重温回顾,每天依然是热搜“常客”。

在回味精彩剧情时也出现一个小小争议,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头戏“悬空庙刺杀”现实取景地,究竟是不是位于山西大同的古建悬空寺。因为极其相近的名字,以及相似的建筑形式,引得很多剧迷表示暑假一定要去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眼尖”的网友指出,取景地肯定不是山西悬空寺,先不说出于古建保护悬空寺能否开放给剧组拍摄,剧中建筑结构及山壁颜色与山西悬空寺也完全不一样,去年她跟着小红书的山西古建入门指南打卡旅行时就曾去过悬空寺,看上去更像是浙江缙云仙都小赤壁。

尽管只是有关剧情讨论的一朵水花,但也折射出,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已经从服饰、老国货、博物馆延伸至更晦涩和考验专业鉴赏能力的古建筑领域。虽不见得造诣有多高深,但从兴趣角度,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视角,从游览打卡古建之中收获乐趣,并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古建文化的传播推广。

01

从山西古建开始,一种新的旅游在悄然兴起

事实上,有关古建筑打卡受追捧的苗头去年就已经出现,甚至改变了年轻人对于山西这个“碳水”大省的印象标签。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到2020年7月,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在册登记数量为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占比达52%。但从古建资源的丰富程度看,山西绝对称得上是“蒙尘”明珠,许多叹为观止的古建筑并没有被广大国内外游客所知晓。

去年十一期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小红书一起发起了山西古建入门指南、探访山西守庙人等话题活动,“山西古建”被更多游客看见,逐渐成为了访古人最热门的寻宝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年轻游客对于古建筑的参观热情,并没有随着十一假期的结束而降温。相反,在这股潮流的引领下,古建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深度游主题。今年的春节、清明以及五一,与古建相关的旅游热度也十分亮眼。

今年4月,“古建旅游”在小红书站内累计曝光峰值已经超过1.3亿次,相关笔记发布量突破两万,这证明古建筑打卡在年轻人群里,已经成为旅游的新趋势。

五一期间,根据腾讯位置大数据显示,文化遗产类景点的客流热度同比增幅6.7%,明显高于自然遗产类景点1.7%的增幅。

基于这一趋势的持续升温,五一至今,山西、河南、福建三省文旅部门也联合小红书发起古建进阶指南话题活动,抓住和放大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年轻游客了解和探索参与城市的古建特色。

除设置线下集章打卡活动,鼓励这些参与博主们分享自己的见闻和对古建筑的解读,鼓励更多相关科普内容和新玩法的分享挖掘,小红书更是线上推出自制概念视频《古建是个笨东西》,选取山西守庙大爷、福建出租车司机、河南牛肉汤店老板这样的普通人视角,讲述自己和古建的故事,让更多网友可以了解不同省市的古建和人文融合的特色,也可以让参观古建这件事变得更生动有趣,拉近和普通游客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产生的效果看,活动启动以来,小红书站内“搜集古建”相关话题曝光量已经破2.5亿。在话题热度的带动下,参与活动城市中,山西运城搜索同比增加近900%,福建泉州搜索同比增加近200%,河南洛阳搜索同比增加也近170%。此外还有开封、福州等,搜索同比增加也超一倍。让很多原本没有被游客关注到的古建筑魅力,呈现在大众面前,进而也成为城市旅游特色的新标签。

02

年轻一代眼中,沧桑岁月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

站在参与古建进阶指南话题活动的城市视角,小红书带来的惊喜,不仅是帮助游客发现了新游玩亮点,更是主动挖掘出许多充满新意,能吸引年轻人打卡的新方式。

中国古建的美毋庸置疑。正如有专家所说,中国古建反映了历史,体现了过去中国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古建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文化的沉淀和发展历史的见证者。

解读和鉴赏古建,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这也就意味着,古建的推广,需要找到与大众游客产生链接,更容易理解和游玩的方式,才能让大众游客普遍产生兴趣。

而自去年发起的山西古建入门指南活动延续至今年的古建进阶指南话题活动,小红书站内用户打卡古建的视角是全新和跳出传统思维的。如果对专业知识感兴趣,会有博主用年轻人看的懂、接地气的语言来讲述古建背后的故事和建筑知识科普;如果是被古人建造工艺和智慧所打动,希望用镜头去记录和展示古建的雄伟震撼,也有博主们分享的最佳取景机位、值得被看到的细节介绍等等。

不仅如此,一些有趣的新玩法,比如特定城市线路古建集章打卡、以Citywalk的方式探寻古建宝藏、还有手绘打卡线路地图、古建科普介绍等。即便不具备专业的鉴赏能力,依然可以通过相同兴趣爱好的攻略分享找到适合自己的打卡方式,不会感到无趣、白来一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特别新奇有趣,只有年轻人才可能创造出的打卡新“姿势”,更是在小红书平台上成为潮流。

比如最近很火的,游客站在佛像前五花八门的合照新创意,人站在镜头外,借助视觉差跟佛祖击掌、摆“OK”、“拒绝”、“比耶”等手势,让原本肃穆的游览氛围也瞬间变得可爱和生动起来。这样俏皮的方式也使得洛阳龙门石窟、乐山大佛等佛教文化景区热度猛增。

而这些有趣的打卡新方式也会让目的地城市在游客眼中的形象焕然一新,还是拿洛阳为例,游客知晓洛阳这个城市,是因为这里沉淀的唐文化,因为牡丹花。在没有新体验加持的情况下,只觉得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城,但同样标签下西安好像更有名气,是很多人必去的旅游打卡城市。

但近年,因为年轻人对汉服的喜爱,而洛阳又抓住这一特色标签大力推广,让很多喜爱汉服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这座古城,来到这里体验一天“贵妃”、“貂蝉”妆造,留下美丽瞬间。

打卡古建也产生了同样成效,与汉服叠加在一起,让洛阳在古风爱好者心中的分量再度提升,小红书上热门打卡的洛邑古城、河南府文庙、金龙寺等,都成为汉服出片的绝佳取景地,去龙门石窟与佛祖互动也成为在洛阳多停留一下的新理由。

可以肯定的是,焕活古建筑的魅力,以新玩法打卡和解读来激活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古建旅游的热爱,不论是从文化传承,还是体验迭代,都是十分有益的尝试。因为游客不再喜欢流程化的观光旅行,更希望深度体验在地文化,如果不以年轻化视角做改变,更新游玩体验,未来只会离游客越来越远。

03

传承需创新,旅行新意也要有趣的灵魂来赋予

值得关注的是,参与古建进阶指南话题活动的三省文旅部门对于挖掘古建新玩法这件事上也充分展现了其开放的心态,能感受到想要优化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决心。

比如,随着古建游成为热门旅行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允许拍照传播。而山西省文物局也十分”听劝“,把景点原本“禁止拍照”的规定改成“禁止开闪光灯”,并加大了透传力度,在科学指导、不损伤文物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开放了游客拍照传播,和游客”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目的地自上而下推动旅游产业供给升级这件事的迫切心情,作为新媒体传播力量的小红书感受十分真切。今年4月,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小红书共同举办的小红书社区文旅发展大会上,山西、新疆、重庆、香港、泉州等10余家文旅主管部门,与小红书社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之所以在升级旅行体验需求下选择与小红书合作,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小红书用户足够年轻有趣,有很强的分享欲。根据官方发布数据,2023年小红书上“听劝+旅行”的相关笔记同比增长近870倍,平均每篇听劝体笔记都会收到 43.9 条来自热心人的回复。

有三分之二用户是90后的年轻化用户构成,再加之内容真实性和在算法上给更多普通人曝光机会的机制,都使得小红书成为旅游爱好者挖掘新鲜玩法、寻找小众“宝藏”城市的灵感“沃土”。也因此,小红书得以成为洞察旅游新趋势,助力目的地了解游客需求,挖掘沉淀新玩法的“新阵地”。

而为了能更好发挥助力目的地升级创新体验的能量,小红书还发布了“城市新名片计划”,从流量、算法和产品等多个方面帮助想要焕新形象的城市寻找变“红”的可能,等待出圈的时机以及“长红”的转化。

从运营助力上,可以提供一季度一次的城市专属画像,包括但不限于开屏、信息流、热搜、活动话题页的全方位资源,手把手的平台运营帮扶以及专业高质量的博主资源匹配等等。一方面可以通过内容洞察来明确自己在年轻人眼中的标签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更精准捕获新趋势,新亮点,更精准的升级产品和推广策略,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古建进阶指南”就是基于这样助力的一次落地尝试,结合不同特色元素,能够挖掘并放大的旅游新玩法、新形式还有很多,旅游体验的创新也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情,只要意识到创新的价值,变化的重要性,借助如小红书这类内容平台的助力,可以讲的新故事,深挖的新体验是能层出不穷的。

当各地文旅“卷”营销越来越难时,倒不如沉下心来,从创新产品入手,给出游客实实在在的惊喜和奔赴而来的理由,再通过游客的良好体验实现线上优质内容沉淀,最终更能为其实现长期引流价值。

封面图片来源于摄图网,正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平台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