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很多司机都知道酒驾

那么大家听说过“药驾”吗?

如果说一粒感冒药

也能引发一场交通事故

大家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3日

在G1523甬莞高速台州段

发生一起因驾驶员服用感冒药

犯困而引发的单方事故

所幸无人员受伤

 砰~砰~,感冒药药劲上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砰~砰~,感冒药药劲上来了!

公共视频显示

在G1523甬莞高速宁波方向230公里处

砰~~~

一辆行驶在第一车道的轿车

突然撞向左侧护栏

而车辆并没有因撞击停下来

仍然摇摇晃晃向右方车道偏移

砰~~~

直到二次撞上了右侧的护栏后

才停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查

驾驶员唐某因为感冒

在当天早上吃了一颗感冒药

11点50分

唐某驾车从温州出发

行驶至事发路段时

感冒药药劲儿发作引起困意

车子还在飞驰

但他的眼睛却已闭上

开启了“神游”模式

直到第二次撞上护栏后

才猛然清醒

什么是“药驾”

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由于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嗜睡、困倦、头晕等中枢反应,影响驾驶安全,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哪些药会影响安全驾驶?

解热镇痛药物:

服药之后可能出现头晕、焦虑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比如布洛芬,该药品说明书中标明若过量服用,会出现腹痛、呕吐、嗜睡、眩晕等症状,扑热息痛退烧药,吃后会眩晕、头痛、乏力等。

镇静催眠药物:

常见的有安定、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唑吡坦等。该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神经兴奋从而达到催眠的作用。由于该类药物的个体化差异较大,服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倦、嗜睡等的不良反应。

抗组胺药物:

现在市面上常见抗组胺药大致可以分为一代、二代和三代。一代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等;二代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三代有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三代药物嗜睡等副作用逐次减弱,但是服用后还要等副作用完全消失再驾驶车辆。

降压降糖药物:

对于一些有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者,在初期用药降压降糖时,血压、血糖过低,患者会出现四肢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期间也要谨慎驾驶,建议在车内准备一些面包、饼干、糖果来避免低血糖反应。

抗生素:

长期使用链霉素,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平衡失调。

保健品:

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如何规避“药驾”风险?

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如说明书的“副作用与禁忌”一项中出现了 “可见嗜睡、困倦”或“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等字样,则服药期间不宜驾车

养成良好习惯,在服药之后尽量避免开车,如果必须驾驶,请休息一段时间,避开血药浓度峰值时间后再出发,比如服用感冒药之后,至少需要休息6小时再驾车,才相对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您服药时不清楚

该药会不会形成“药驾”

请及时询问药师

保障自己的健康与安全

(通讯员:叶昱含)

监制:张金永

审核:杨栋栋

编辑:杨 斌 王剑鸿

邮箱:tzjjfb@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