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媒体报道,美国、荷兰、日本三国就限制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的谈判,已经取得进展。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就发布声明称,已经获悉政府间达成的关于先进制程芯片制造技术的细节,可以确定的是该协议将涵盖但不限于光刻机系统。

实际上从去年10月开始,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禁令就在不断加强,在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对华出口的限制,甚至美国商务部官员当时还放话,荷兰和日本也将很快实施类似的对华管制措施。

如今这一说法正在兑现,尽管之前荷兰和日本还有所犹豫,特别是荷兰,荷外贸大臣施赖纳马赫尔一度公开表示,在向中国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问题上,荷兰将以维持本国利益为基础,不会照搬美国的对华芯片禁令的措施,荷兰将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美国磋商后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很显然在美国的施压下,荷兰还是作出了妥协,毕竟面对美国霸权,德国都扛不住压力,更何况国力更弱小的荷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片

更何况在光刻机生产问题上,阿斯麦公司还有求于美国。因为在阿斯麦生产的EUV光刻机中,有高达55%的零件来自美国,所以只要阿斯麦不听话,美国宣布暂停零件供应,阿斯麦就只能乖乖认命,这一点甚至不是阿斯麦公司本身甚至是荷兰这个国家所能决定的。

所以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美国想要制裁中国,荷兰以及阿斯麦公司必须跟着做。这样一来,中国芯片短缺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以芯片作为“武器”,正式打响了对华“科技战”,按照欧洲媒体的说法就是美西方联手对华降下了一道“科技战的铁幕”。

“中美科技战”,最早其实始于特朗普时期对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拜登上台后继承了特朗普的相应政策,继续在科技领域兴风作浪,试图将中国打造成一座与世界隔绝的“科技孤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博弈

随着中美博弈的不断升级,以芯片为首的科技战也一触即发,并且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对华制裁更是层层加码,2022年美国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想要将中国处于萌芽状态的芯片产业消灭在摇篮之中。

2022年3月,美国联合台日韩组建“四方芯片联盟”,实现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封装的全闭环,其目的就是挤压国产芯片行业的生存空间。

2022年8月,拜登签署《芯片法案》,以促使制造业回流为名,加紧推动高端芯片企业在美国建厂,将优秀半导体专业人员全部转移到美国,以便将芯片生产能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其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是司马昭之心。紧接着10月,美国商务部再次宣布扩大对中国芯片及设备的出口限制,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运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相关芯片被全部禁运且立即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

与此同时,美国还颁布半导体人员限制措施,规定任何美国籍的在华半导体专业人士都不能为中国企业服务,除非放弃自己的美国国籍。美国凭借着这一招釜底抽薪,甚至扬言要将中国扔回“石器时代”。

而在这之后,就是从芯片设计和芯片生产,以及芯片生产设备对中国的全面打压。

换一个角度看,一颗小小的芯片,美国却以举国之力连带盟友协助对华进行围堵封锁,证明这早已不是科技层面的问题,而是中美两国博弈的具体体现。

美国想要借此打压中国芯片领域的发展,从而避免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期占到先机,从而实现全面遏制中国的目的。层出不穷的对华芯片限制条款,本质上就是阻止中国本土出现芯片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进行芯片技术上的坚壁清野,这无疑是在拉起一张大幕,将中国和世界隔离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只是让我们在某些领域追平了与发达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但在部分高端技术层面,就比如芯片技术上,我们和欧美国家依旧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所以在这几十年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美西方一直操控着一双大手卡着我们的脖子,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当数芯片。

在互联网时代,芯片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而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芯片更是不可或缺,小到手机、电脑、汽车,大到医疗、金融乃至是国防,每一个环节都有海量的芯片在做基础支撑。

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高端通用芯片80%依靠国外进口,单单在美国限制对华芯片的2019年,中国芯片进口就已经达到3000多亿美元,是能源进口所花费资金数额的2倍,且还在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片制造

随着中美博弈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美国的芯片“大手”势必会越攥越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手中的筹码其实并不多。因为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测、芯片材料、芯片设备五大类,我们只能在中低端还有一席之地,高端芯片制造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买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出自己的芯片产业才能彻底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我们早就对美国的芯片制裁问题定过性,那就是要抛弃一切幻想,坚持自主研发。倪光南院士也曾说过,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全世界都在说技术无国界,但美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科学家有国界、技术人才有国界,技术标准也有国界。

而美国在芯片制裁问题上的层层加码,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越紧张越害怕的,越证明我们做的是对的。我们在芯片领域的大跨步发展已经引起了美国方面的注意,他们开始围堵和打压我们,实在找不到理由就开始随便编一个理由也要硬上。比如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把国家机器用来针对中企,这本身就是违反自由经济原则,但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的道德底线一直都是较为灵活的,所以这也不值一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大力投资芯片发展

对于美国的这种行径,我们也早有预料,并已在提前布局和准备,所以我们并不会怕。在2022年12月,中国第二届互联网技术与产业大会上,中国半导体领域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制定了《小芯片接口总线技术要求》的行业标准,并且获得工信部的审定,这是中国首个电路技术标准,这证明我们将在芯片领域持续发力。

另一方面,路透社也发布消息称中国正在制定一项规模高达14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046亿人民币的刺激计划,这一笔资金将会被投入到中国芯片制造领域,尤其是补贴中国芯片制造设备采购,而该计划最早可能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施。

这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种种行动都已经表明,中国已经不对美西方抱任何幻想,唯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打实地解决芯片“国产化、自主化”才能真正的不被西方“卡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破美国封锁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发起的芯片制造项目有86个,其中中国占了31个,超过三分之一。虽然这些芯片制造项目均使用成熟工艺,但这也代表着中国在芯片生产制造领域有着一定的基础,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在光刻机等设备和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一旦我们获得突破,芯片这项被美西方视为对他国进行降维打击的高端技术,也将走下神坛。

同时,若中国在芯片上实现技术突破,那也意味着欧美将彻底失去中国乃至其他一些国家的芯片市场,而美国对华发起的所谓的“科技冷战”也将成为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