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5日,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检察护企·闽都行”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检察护企·闽都行”白皮书》、《“检察护企·闽都行”示范案例》和《民营企业内部刑事犯罪风险防范手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建飞,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郑龙清,市企联、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新闻媒体记者和两级检察院“检察护企”专项工作负责同志等50余人参加活动。

“检察护企·闽都行”

白皮书

2021年以来,福州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决策部署,先行先试“检护营商”新举措,主动下好“检察护企”先手棋,认真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立体化推进、企业创新成果专业化保护等工作,建立健全两级检察院领导挂钩联系民营企业、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检警协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机制制度,为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向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一、涉民营企业案件办理情况

2021年至2023年,福州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各类涉企犯罪290件483人,受理审查起诉407件792人。办理涉企民事检察736件,涉企行政检察197件,涉企公益诉讼7件。

二、涉民营企业犯罪案件主要特点

一是民营企业在项目获取、商标使用、货物采购方面犯罪高发。在破坏公平竞争领域犯罪案件中,涉串通投标犯罪人数居首位,占69%,项目获取环节问题突出。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涉商标类犯罪人数占89.74%,企业商标品牌“被山寨”问题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在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案件中,涉职务侵占犯罪人数占73.54%,严重损害企业利益。

是民营企业内部关键岗位涉案人员集中。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合法利益犯罪案件多发,涉案人员要么是具有一定决策权或财务权的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董事、监事,要么是管理、财务、采购等关键岗位。因部分企业对“关键人”的权力监督与制衡存在漏洞,导致上述关键人员利用职权侵蚀企业资产。

三是犯罪手段翻新,追赃挽损难度大。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案件作案方式变化多样,包括虚构业务、伪造合同、虚开单据等,潜伏期长、隐蔽性强,给侦查取证、入罪甄别、指控犯罪带来新挑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快速发展,还通过篡改电子数据、虚构交易等方式实施犯罪或掩饰资金去向,增加了司法机关追赃挽损的难度。

四是涉案金额大,严重影响公司发展。2021年至2023年,福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涉民营企业犯罪案件涉案总额高达37亿余元。个别企业因缺乏刑事风险防控意识,从事走私、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涉案金额动辄上千万元,被依法立案查办后,面临资金冻结、资产查封、融资失败、声誉毁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检察护企·闽都行”专项行动

开展情况

2024年以来,福州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最高检关于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和省检察院工作要求, 制定《福州市检察机关“检察护企”任务落实方案》,全力构建以“检察护企·闽都行”为主品牌,辐射六区六县的“ 166 ”护企品牌矩阵,全面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以法治力量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向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1至5月,福州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各类涉企犯罪63件92人,受理审查起诉88件144人;办理涉企民事检察案件173件、行政检察53件。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损害企业信心的突出问题和犯罪高发领域,突出打击扰乱市场秩序、侵犯知识产权、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等三类犯罪。

充分发挥福州作为数字中国建设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永久落户地的优势,开展“挂案”清理专项、“空壳公司”打击治理专项、侵害企业权益犯罪案件财产刑执行专项、涉企民事执行专项“四项监督”,扎实推进数字检察战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提质增效。完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全流程追赃挽损、涉企控告申诉绿色通道、检企常态化联络、“法润榕城”法治宣讲“五个制度”,促进良法善治。

“检察护企·闽都行”

示范案例

该批5个示范案例立足两级检察机关所在区位特点、高质效检察履职情况,展示了福州检察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助推福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向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案例一:《朱某与某建筑公司、某建筑直属分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

该案系基层检察院在市检察院下发的民事虚假诉讼监督线索中发现的刑事立案线索,充分发挥“刑民协同”调查监督机制作用,成功监督立案。同时,市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加强民事生效判决监督,通过民事抗诉、执行回转及时有效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两级检察院上下一体履职,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案例二:《林某侵犯商业秘密案》

该案是我省首例侵犯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的刑事案件。经办检察院围绕商业秘密本质特征精准引导侦查,在切实维护中小微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强化追赃挽损,帮助受害企业挽回损失,助力企业恢复生产;通过精准量刑建议含高额罚金,加大对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将“检察护企”落到实处。

案例三:《陈某职务侵占案》

经办检察院通过搭建的检企直通平台获知企业诉求,主动履职、多方研判诉求性质,在确认系犯罪线索后,引导侦查并成功监督立案,追诉漏犯且追赃挽损,侵权者得以绳之以法。在治罪的同时主动延伸治理,帮助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该企业现已成功上市。

案例四:《吴某、李某盗窃案》

经办检察院送法入企,在座谈问需中发现企业被盗案遇侦查“瓶颈”,即察微析疑,主动履职指导侦查精准定性,在成功监督立案的同时,自行补充侦查,全额追赃挽损。该案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小案不小看”“小案精办”,切实做到企有所呼、检有所应。

案例五:《林某、库某等15人诈骗案》

经办检察院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惩处、挽救、挽损三轨并行。加强社会危险性动态量化评估,稳慎适用强制措施,且追诉成效显著。坚持“应追尽追”全额挽损。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通过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堵漏建制,保障企业有序生产经营。“问需于企,问计于民”,在有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主动磋商双方,促使涉案人员全员返岗复工,化解社会矛盾,做到“检察护企”与“检护民生”有机融合。

民营企业内部刑事犯罪

风险防范手册

福州市检察机关坚持治罪和治理相结合,就如何加强民营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提高企业内部人员防范犯罪意识和能力,结合案件办理情况,制作《民营企业内部刑事犯罪风险防范手册》。手册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所在的高发岗位,收录17个案例,提出46个风险防控建议,力求为企业家管理企业、预防犯罪提供有益参考。

“检察护企·闽都行”阶段性成果

纪实片

 福州市检察机关“检察护企·闽都行”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福州市检察机关“检察护企·闽都行”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

会上,企业家代表对福州市检察机关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做法予以肯定。

黄伟:福州市人大代表、喜相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福州市检察机关常态化到企业座谈、交流、宣讲,对我们提出的法律问题,都能积极提供意见建议,为我们提升合规经营起到很大的实质作用。

吴荣第: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法务部经理

我感觉检察机关和检察官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为我们企业提供“菜单式”、“贴身式”的法治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法治困难,及时回应企业法治需求。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福州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通过更高质效依法能动履职,持续加大护企助企力度,让企业发展有信心、能放心、更安心,为福州经济发展壮大、服务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来源:第四检察部、研究室

检技部、宣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