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现在回头来看,发现小学这六年其实比初中三年还要重要。小学这六年是打地基,如果地基打得好,初中三年就会很轻松。

相反的,小学六年没抓好,到那初中肯定会吃力!下面我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大家分享几点经验,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学习这件事真的需要天赋的,天赋好的孩子一点就通,学什么都快,轻轻松松就能考到前几名;天赋一般,甚至是很差的,同样的内容你给他讲十几遍还是不会,这就是差距,只是很多人不愿承认。

但是影响成绩的因素,不完全由天赋决定,天赋好的孩子固然有优势,天赋一般的娃,无非就是多下点功夫,多学几遍,起点低没关系,最怕的是没啥天赋还借口多,偷懒磨蹭不愿主动学,那是最要命的。

总之就是一堆坏习惯,臭毛病!而相反的,我们也能得出一个结论,即使孩子天赋一般,但只要我们从一开始就帮娃养成学习上的好习惯,写作业不拖拉,认真听课保持专注,凡事有计划,执行力好,能提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等等一系列好的习惯给娃抓到位了,那么娃到初中后他的成绩也不会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除了孩子自身因素外,小学阶段家长的规划对孩子的成绩影响也很深远。家长若能提前规划布局,孩子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顺。

①数学的规划:

还是那句话,理科看天赋,天赋好的娃学数学就很轻松,那你就给娃搞奥数,是纯奥深奥,去挑战难题;天赋特别好的,可以考虑参赛,走捷径走保送路线。

天赋一般的,就立足课本,先把课内的知识点吃透,计算能力抓好了,数学成绩就会比较稳。有余力的情况下,额外做一些浅奥题,浅奥不同深奥,这是大部分娃都能学的,对提升娃的思维能力有帮助。思维能力拉上去,到初中学到代数几何才不会一头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英语的规划:

英语最不需要天赋,有嘴有耳朵,能说能听就行。关键点就在于提前学,大量启蒙,抢先建立优势。英语如果能走原版路线就走原版路线,原版娃的优势可以用“难以被超越”来形容。

走应试路线也行,适合大多数普娃,那你就老老实实把分级阅读刷起来,RAZ、红火箭、牛津树都可以,坚持刷,一天都别落下。

到三年级之前,把音标给搞定;四年级开始搞新概念,五六年级搞完一二册,然后去刷题巩固,能做到这样规划,并执行到位,到初中后娃的英语能轻轻松松考出高分。

③语文的规划:

阅读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大语文时代没有阅读量的孩子,语文很难有太好的表现。当然,仅仅只是阅读还不行,你得知道读什么书,以及怎么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的孩子,1-4年级以《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单为主,五年级开始精读名著,尤其是初中的一些必读和选读名著,要细看,否则课外书看得再多,到头来也写不出好作文。

其次,古诗文要提前背起来,小学背完背初中,这部分是重难点,如果平时不多背多理解,到初中绝对会吃大亏。

最后是文学常识的积累,这是大语文的范畴,老师课堂最多是提一下而已,更多的时候是完全不讲,也不会布置作业,所以这部分内容被很多家长给忽视掉了。但是你要知道,文学常识是考试必考的内容,如果孩子课外没去积累,考试的时候就只能留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如此,所以文学常识这一块往往会成为语文真正的拉分项,只有少数人能答得出来,那么语文分数上面的差距一下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日常积累一两个。

有余力的话,还可以让娃把初中必背的文学常识一并积累起来,提前为初中做好铺垫,到时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不会有太大压力,而且语文这一科上的优势也能进一步拉大。

以上这些,大致就分为两个大点,一是习惯的养成,二是学科的规划,这两个重点抓好了,到初中基本不用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