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作为我们体内运输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通道,一旦出现堵塞,不仅会影响身体各部位的正常功能,更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有时候,它可能以一些看似微小的头部变化为表现,而这些变化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变化,可能就是血管堵塞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血管堵塞后头部会出现的3种变化

1.口角歪斜:面部神经受损的明显表现

当大脑的血管通路受到阻塞时,面部神经就会因为缺血而受损,导致嘴角扭曲、面部表情不对称等,通常表现为一侧嘴角下垂或上扬,无法自然闭合,同时可能伴有同侧眼睛闭合不全、流泪等症状。

这一类症状的出现比较突然,可能会发生在晨起睡醒时或者情绪激动后,让患者感到十分惊恐和不安。这种面部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形象,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社交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眼周出现黄疣:血脂异常的直观信号

当皮肤组织中出现脂质沉积时,眼睑周围区域可能会形成黄色斑块或丘疹,这被称为眼睑黄色瘤,它是一种代谢异常的皮肤病表现。这些疣状物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能多个斑点融合成一片。

眼睑黄色瘤常见于中年人群,以及患有高脂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或肝胆疾病的患者。它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但会明显影响到患者的外貌。

血管堵塞并不会直接导致眼睑黄色瘤的形成,但两者之间存在间接关联。眼睑黄色瘤的形成与血脂升高有关,而血脂升高会加快血管堵塞、动脉硬化进程。当发现眼睑出现黄色瘤时,最好及时检查血脂情况,避免血脂持续升高导致血管堵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头痛:脑部供血不足的预警信号

当血管发生堵塞时,脑部的血液供应会受到影响,导致脑部缺氧和营养不足,这种情况下,头痛往往是首发的症状。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者曾对头痛症状和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作了综述,他们总结了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13项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疾病的头痛的发生率为7%~34%[1]。

这种痛感通常比较剧烈,难以忍受,而且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头痛的部位会因堵塞的血管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头部的前额、太阳穴或后脑勺等区域。头痛的同时还会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长时间的血管堵塞引起脑部缺氧和颅内压增高所导致的[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痛其实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症状,它并非都是血管堵塞所致,还可能与颈椎病、高血压等疾病有关。在长时间出现这一类症状时,最好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以明确病因。

当身体中的这条“生命通道”发生堵塞时,其潜在的后果极为严重,可能引发心梗、脑梗、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面对这样的风险,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特别是当头部出现以上三种变化时,就是身体发出了警示信号,提醒我们该去医院检查了。那对于血管堵塞,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血管堵塞一般会进行哪些检查?

血管堵塞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从常规的血常规检查到先进的影像学检查,都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血管状况的重要信息。

血液检查可以作为血管堵塞的初步筛查手段。通过分析血液成分,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脂情况、血小板数值等,以评估血管狭窄的风险。

当检测出的总胆固醇>5.72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时,即表示其血脂升高,提示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堵塞血管。若血小板数值>300x109时,则会引起血液凝集度升高,易形成栓子,堵塞在血管狭窄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是超声、增强CT和血管造影。超声是一种无创、便捷的血管检查方法,可以实时观察血管内的血流情况,了解血管堵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它无辐射,无创伤,价格相对低廉,适用于儿童、孕妇、年老者等大部分人群。

对于一些位置较深且复杂的血管,可采用增强CT检查。患者检查前需注射碘对比剂,然后接受CT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医生可以获得血管的三维图像,从而了解血管的通畅情况和堵塞程度。这项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但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碘过敏、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需谨慎选择,对于需要哺乳的患者,检查完成24小时后才可继续进行哺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管造影则是一种更加直观、准确的血管堵塞检查方法,也是血管堵塞诊断的金标准。它能够直接显示血管的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对血管堵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进行精确判断。

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同时进行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实现诊断与治疗的无缝衔接。但这项检查是有创的,且价格稍贵,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出血、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针对血管堵塞的治疗,药物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手段。常用的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溶栓药物(阿替普酶、瑞替普酶等)、降脂药物(他汀类)等,它们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溶解血栓、降低脂质沉积。降压药、降糖药、扩血管药物等也可用于其辅助治疗,通过定期的筛查和合理的药物搭配,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血管堵塞的症状、降低其带来的健康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管堵塞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隐患,尤其堵塞部位发生在头部、心脏或肺部,更是会出现一系列危急的症状,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了解血管堵塞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哪些因素易引发血管堵塞呢?

进食习惯是影响血管健康的关键因素。长期摄入油腻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这些物质在血管内壁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

高盐饮食同样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而高糖饮食则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间接损害血管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人由于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等原因,导致运动量严重不足。而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中的脂质和废物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斑块。缺乏运动还会导致身体肥胖,这是血管堵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一类群体体内的脂肪含量高,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和负担,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酗酒、熬夜等等,它们也是导致血管堵塞的重要原因。吸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其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粗糙不平,易于脂质沉积;吸烟还会使血管收缩,进一步加剧血管堵塞的风险。

适量饮酒可活络血管,但过量饮酒则会对血管健康不利,酒精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脂质代谢,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长期熬夜则会打破人体的自然生物节律,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关键激素的分泌发生紊乱,进而减缓血液流通速度,增加血液的黏稠性,从而同步提升血管受阻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也是导致血管堵塞的重要因素。2021年,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曾发表过一项调查研究,学者们分析计算了1990年至2019年期间204个国家和地区与卒中发病率相关的19个风险因素,其中排名前三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高收缩压、肥胖和高血糖[3]。

高收缩压患者的血管壁长期承受过高的压力,容易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管腔变窄;肥胖患者的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容易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斑块;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会损伤血管的功能和结构,使血管壁变得粗糙不平,易于脂质沉积。这些慢性疾病不仅增加了血管堵塞的风险,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预防血管堵塞,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饮食、增加运动、调整生活习惯等。血管的健康关乎全身,任何部位的堵塞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尤其是大脑,作为我们身体的重要部位,其表现出来的微妙变化往往可能是血管健康的“晴雨表”。当身体出现口角歪斜、眼周黄色瘤、头痛的信号时,大家切莫掉以轻心,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并及时进行检查。让我们共同关注血管健康,珍爱生命,从细节做起,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葛祎,倪健强,董万利.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头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1,29(03):310-314.
[2] 彭雨蒙,王均琪,白颖璐,等.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头痛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6):4261-4274.DOI:10.19540/j.cnki.cjcmm.20230506.601.
[3] GBD 2019 中风合作者.1990-2019 年全球、地区和国家中风负担及其风险因素: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J]. 柳叶刀神经病学. 2021;20(10):795-820. doi:10.1016/S1474-4422(21)00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