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如果你也喜欢旅行,请关注+置顶我。谢哈。

来,坐,食杯茶。

浮山镇位于饶平县中部,是著名商埠,清初时便是闽粤两省八县小商品货物集散地。

每逢“三六九”圩日,圩埠之中,人山人海,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为了解决中午的餐饮,有的带了咸面团,有的带了甜面饼,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了这一种不咸不甜不腻的饼食,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适应于过夜过日的上圩群众,这就是“浮山薄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饼是浮山人的天赋,更是浮山美食演变的艺术。

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浮山薄饼,从一个小小的面团,经过捶打、揉捏、压制、焙烤,才能成为一张韧而有嚼劲、甜而不腻的薄饼。

新鲜出炉的薄饼,口感柔软又香甜,还带着一股艾叶清香的味道,非常有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浮山圩埠中还有“金记”等4家饼铺,保留着充满老墟韵味的特色饮食文化印记。特别是薄饼上贴着的艾叶,成为薄饼的独特招牌。

艾叶(艾草)为一小朵,约八至十小叶,将叶展开,形成一个小扇形,再盖上饼铺号红印章,给人有一种绿叶扶红花之感,甚是美丽,唤起人们的食欲。以前艾叶是贴两小朵的,两片艾叶每片约八至十小叶,分左右贴上,将叶展开形成两个小扇形,中间再盖上饼铺号红印章)。

艾叶民间有“辟邪”之说,也称“福草”,意即“吉祥如意”。所以,薄饼成了百姓人家婚姻嫁娶喜事的“四色”之一,即饼桃(形似红壳桃)、大饼、薄饼和鹿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煎薄饼需双面加热,受热膨胀后中间会产生空洞,成龟形状。

早先时候,男到女方家下聘,有的由于路途遥远,半路感到饥肠辘辘,于是做“青郎”的便将薄饼背撕下吃了,但上面贴着福草(艾叶)的一面完好无差,到了女方家,四色物品仍一个不少。

这就是“食了(薄饼)心内知”的由来。

2022年1月,“浮山薄饼”入选饶平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你尝过没?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带你吃遍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