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3月播出的电视剧《追风者》,到了6月,突然话题不断,持续霸占热搜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开始王阳入围白玉兰奖,引发各种争议。到后来出品方、王一博和王阳分别出来发声明,都没有阻止事件持续发酵,那么关于这次的奖项争议,究竟谁受委屈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先说王阳:

有的人觉得他窃取了男主的成果,明明是个男配,却去抢主角光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王阳只是个演员,左右不了奖项的提报和审核,所以无辜被指责,确实冤。

还有的人,认为他在剧中演的是个反派,这样的人也能竞争最佳男主,会有不好的导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王阳演的是反派,不代表他这个人就是反派,如果所有的反派角色,都因怕有不良导向,而不能去竞选奖项,那么以后,剧中反派角色,还有谁愿意去演呢?

再来说说王一博

抨击他的话语,大部分认为王一博就是个流量明星,这次白玉兰奖的入围名单就证明了其演技不如王阳,结果还不服,引发了众人对流量明星的厌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流量明星不止王一博一个,杨幂今年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这部电影,她的粉丝包了两百多场支持票房,排面够大吧,结果不还是因为票房不理想,提前退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事,鹿晗主演《上海堡垒》时,口碑也扑过街。由此证明,再大的流量,也需要团队合作,不然没遇到好剧本,没遇到好的对手演员,或是自身演技不过硬,都会导致作品获得不了观众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追风者》的高收视率和豆瓣的高评分,都是能佐证,王一博并非是只有流量,没有演技的明星。

还有人抨击王一博的粉丝,控评严重,在众多留言区,为王一博鸣不平,还去攻击王阳,实在让人受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王一博和粉丝,又不是雇佣关系,如何能约束对方行为,个别人出现过激行为,难道都需要偶像来买单?这样也不合适吧。

如此来看,王一博和王阳都有冤屈的话,事件的症结,究竟在哪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就是对于入选人员的标准,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比如男主,需要在作品里,戏份达到多少百分比,有一个区间值。男配戏份需要达到多少百分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量化的评定标准,如果王阳达到了,那么其入选男主,谁也不能置喙,如果没达到,也确实就该去乖乖报名男配的奖项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正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界定,结果导致,王一博的粉丝觉得王阳戏份少,不该跨奖池竞争。剧方觉得他戏份多,已经够格了,于是替其去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什么事情能心明眼亮,有个大家都认可的公允标准,才是以后避免出现这种纷争的,正确解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