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聊过美国当前在中东的战略被动局面《退出中东,协防台湾,美国当前唯一的破局之道》,提到中俄伊三国联合,以及什叶派之弧对美国形成的战略压力。其实也提到了,其实中俄伊何本身也是矛盾重重,只不过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合作罢了,如果美国撤出,留下权力真空的话,那么多方矛盾就会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有否可能在不改变当前中东力量分布的情况下破局呢?尽管机会很低,但是其实还是有的。这其中对美国来讲最有可能的破局方式,可能就是伊朗政策的突然转向了。

众所周知,其实美伊之间无论台上怎么吵得厉害,两国私下一直都有较为深度的交流。里根时代的“伊朗门事件”就是明证。1986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因为被媒体曝光了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的事情,于1986年11月13日晚,在全国电视广播网向公众承认美国和伊朗之间有秘密外交接触,他曾于当年5月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秘密访问伊朗,并授权向伊朗提供武器。从而引发美国政坛的强烈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美伊之间当下存在台面下的私密接触,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伊朗这个国家的战略大转向,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因此在伊朗前总统莱希飞机失事,政局变幻的情况下,防范伊朗政策突然转变,也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前几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联合声明》发布之后,伊朗突然召见中国大使,向中国当面提出抗议,将中方支持中阿联合声明第26条的主张称为“毫无根据”。伊方声称,该国对波斯湾大小通布岛和阿布穆萨岛拥有“永久主权”。而考虑到中伊之间的战略合作,伊方希望中方“纠正”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其中第二十六条原文如下:

中国支持阿联酋旨在根据国际法准则通过双边谈判以和平解决三岛(大通布、小通布和阿布穆萨)问题的努力,从而根据国际法理解决该问题。

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而伊朗认为三岛没有领土争议问题,甚至宣称要将该问题提高到中伊合作的大局层面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知道,中国一向采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明面上不干涉其实国家内政的政策,所以对于有领土争议并且和中国没啥关系的,一向当好好先生,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伊朗做出这么强烈的抗议,很难说不是说在当前国际局势中,向美国发出的一个信号。想必美国也会抓住这一破绽,作出积极回应。下一步的局势发展,无疑会深刻影响世界的政治格局。

想必中俄也会对此做出回应,下一步局势将如何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