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电影院出了两个大事儿。

起因一样,过程一样,结果一样,连俩当事人都差不多。

丁晟和高群书。

事情呢,用一句话就能概括——

电影扑了骂观众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丁晟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儿》。

丁晟之前和成龙合作过很多次,虽然口碑有好有坏,但票房都很可观,可最近几年的电影却遭遇接连失败。

而这部《火锅》是他憋了4年的翻身之作。

他是行内有名的“硬汉”导演,以拍男人动作片为主,为了能够实现票房逆袭,丁晟这次风格大改,搞起了悬疑,把故事都缩在几个场景内,要玩一手“螺狮壳里做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阵容也是煞费苦心,一马当先的就是负责流量和话题的杨幂,只要有这位姐在,丁晟参加记者会都不缺话题量。

而其他的演员于谦、余皑磊、李九霄、田雨则是为杨幂兜底,虽然流量不大,但实力尚存,而且性价比极高。

电影上映前,丁晟信心很大,本来定档在1月份的小档期,后来突然改成了五一档。

结果呢,直接扑成了2024第一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映当日总票房只有1822万排名第六。

而后一天不如一天,5天票房只有5300万,同期上映的《维和防暴队》和《末路狂花钱》都四五亿了。

口碑更是稀烂,差评满天飞。

且不说杨幂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电影的呈现简直是一场灾难。

大量莫名其妙的车轱辘话台词和故作高深的尴尬反转,混乱的剪辑与晃动的镜头,不少观众看完后感觉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票房扑了,口碑烂了,可丁晟不服。

就在《火锅》败走麦城时,丁晟在路演会上屡屡说出惊人言论,对于电影的惨败,他分析出两点原因:

1,因为负责宣发的公司不行,没有找到电影的卖点。

2,观众审美不行,看不到他电影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

“这电影门槛是有的,不是特别容易看进去,有些观众不能静下心来,一会儿玩游戏一会儿回微信,这样就会看不懂这片子。”

好家伙,电影不行赖观众是吧?

你就不能把让电影比游戏更有意思吗?

谁愿意花几十块钱去电影院打游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宣传这部电影,电影方还在北电交流会上请来了谢飞导演。

谢飞直言不讳,称这部电影的问题是类型不清、悬疑不清、煽情不集中、笑点不集中。

简单来说就是狗揽八泡屎,泡泡舔不干净。

很精准的评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前辈的点评直接让丁晟破防了,他竟然拿年龄回怼:

“谢老师难为您了,您八十多岁了,我是给二十多岁人看的。”

拜托,人家谢飞导演可是从好莱坞入侵全球的时代走过来的,他在时代前沿时,其他导演还都在学校里把妹呢。

最后越扯皮火力越大,俩人竟在台上当面吵了起来——

谢飞:你结构真有问题,我给你剪,一个半小时结束。
丁晟:好,我送到您家,您来剪。
谢飞:不用,我不会再看。

这一下不仅把观众得罪了、宣发得罪了,连导演圈都得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火锅》因为院线表现太差,上映5天后突然宣布撤档,没过几天又突然转到网络免费播出。

嚯,这下掏钱看电影的人又都成冤大头了。

骂观众不行、骂宣发不行、和前辈对峙、临时撤档改网播,这一顿骚操作直接把丁晟猛男外表下的矫情展露无遗。

本以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没想到几天后还有续篇。

没过几天,《火锅》在国外上映,丁晟亲自截取了一些外国人的评价,称“欣慰外国关总能看懂并享受观影过程”。

说来说起就一个意思,本国人不识货!还得是老外审美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大老爷们说话这么阴阳怪气,真是丢份儿。

另一头,同样是大老爷们的高群书也不遑多让。

《火锅》扑街后不久,高群书的新片《三叉戟》上线了。

这位哥火气更大,还记得在诺兰的《奥本海默》上映时,高群书看完后佩服的五体投地,直接在社媒爆粗口:

“中国任何一个导演说面对奥本海默不羞愧,那就是x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番言论一方面是佩服诺兰,另一个意思是觉得在场的中国导演都是XX。

那他自己的电影如何呢?

《三叉戟》此前就有剧版的成功案例,陈建斌那一版不仅播放热度很成功,口碑亦是不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到了影版,只能说一塌糊涂。

结构稀烂,光是序幕就有40分钟,后面80分钟正片突然进入暴走模式,剪辑抽风、叙事混乱、人物更是像走马灯一样匆匆过场。

角色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要么暴跳如雷要么故作高深,憋了半天最后放出一个蔫屁,又臭又长。

毫无意外地,《三叉戟》也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片5月24日上映,首映当日只有537万,还不如上映将近一个月的《九龙城寨》,第二天周末也没多大涨幅。

上映7天后就进入了收尾阶段,总票房锁定在2800万左右。

惨啊!

而此前,高群书的另一部电影《刀尖》刚刚祭天,票房只有5182万,如今这部新片更是被拦腰砍一半,惨上加惨。

口碑和《火锅》如出一辙,喜提5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高群书急了,在社媒平台上开始了和观众的对线模式——

说剧情不合理?

不识货!我这可是现役警察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又专门转发一些好评,感谢那些真正看懂电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还不忘为电影目前的成绩开脱,称电影票房表现差,口碑烂,是因为:

“没钱去做推广,没钱去做商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家伙!

口碑差是因为观众不识货,票房差是因为宣发不行。

这不和丁晟导演的思想一模一样吗?

而到最后,眼看电影走到尽头已经无力回天,高群书直接破防了,大发长文感慨。

说一千道一万,也只是想引出最后一句——

X你X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扑街,同样的怪观众,同样的怪宣发。

更有意思的是,还专门有媒体邀请了两位导演齐聚一堂,聊聊电影创作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这世界终于疯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人,时代变了

同样的剧情,短短一个月内发生两次,这背后的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前文说过,丁晟曾经和成龙合作过多次,能和这种水准的明星合作,他也并非等闲之辈。

《大兵小将》1.5亿,《警察故事2013》5.3亿,《铁道飞虎》6.99亿。

丁晟与成龙的三次合作虽然口碑有参差,但票房却是稳定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时,丁晟还在2015年拍出了那部《解救吾先生》。

一部电影不仅拿下将近2亿票房,还让王千源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从默默无闻的影帝成了当红辣子鸡。

但后来,丁晟的《英雄本色2018》遭遇史诗级滑铁卢,被骂东施效颦侮辱经典,口碑4.5分,票房6300万。

接下来的另一部电影《特警队》又是同样的遭遇,票房口碑双双扑街。

接连两次重创,让丁晟的人生突然按了暂停键,他的才华也停止在了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群书也一样。

作为《风声》《征服》的导演,高群书曾一手电影,一手电视剧,是谍战与警匪题材的代言人,《神探亨特张》的尝试也是国产电影中的精彩一笔。

然而,在2013年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之后,高群书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后面的作品一部不如一部。

曾经佳作频出的他,此后鲜有高分上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名气与权力的加持,创作者的心境变了,没有耐心打磨好作品。

就比如丁晟的这部《火锅》,从23年2月8日开机到3月1日杀青,一共才不到一个月时间。

杨幂这种演员,不到一个月就杀青,连入戏都费劲。

反观当年的《大兵小将》还拍了两个多月,《解救吾先生》开机之前光是采风就有100多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时代变了,观众变了,审美变了。

根据电影网资料显示,近几年00后消费者数量翻了一倍,院线主力消费群体以20岁-29岁最多。

然后从30岁开始下坡,40岁以后就几乎没人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丁晟与高群书当年最火的作品,几乎都在2008年——2015年左右,这时00后还在玩泥巴。

如今却成了消费主力,只证明了一件事——

江山不属于你们了。

尽管导演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火锅》不过是一行低配的剧本杀,而《三叉戟》的混乱叙事更是不顾观众死活的中年人自嗨。

同样是剧本杀,市场青睐的是《扬名立万》,同样是英雄迟暮,人们爱看的是《三大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旧的审美已经没法满足观众,可丁晟与高群书们却意识不到这点。

他们成功过,并坚信自己能一直成功下去,所以当发展违背预期时,就下意识找到其他人背锅。

反正不是我的错,是这个时代!

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晟与高群书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导演,也是爱骂观众——

冯小刚。

和他们一样,冯小刚当年更为风光,几乎是垄断了国内喜剧片赛道,最狂妄的时候,甚至还说:

“我拍什么都有票房,拍娱乐的有票房,拍严肃的没准比娱乐的还高,没办法,你谁超的过我?你给我找出来一个,没有!

我特别孤独求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人生的高峰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些年,冯小刚那部电影被永久搁置,华谊兄弟也流年不利。

2019年,冯小刚为了完成对赌协议,紧急拍摄了《只有芸知道》抢占春节档,可立马被《叶问4》和《误杀》斩落马下。

《芸》用了5天艰难破亿,冯小刚望着如抽丝的票房,想起了当年《天下无贼》的峥嵘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还是不服,又寻回了老伙计《非诚勿扰》,时隔13年续上了系列第三部。

结果还是扑了。

票房勉强过亿,口碑稀碎。

直男、物化女性、颜色段子,王朔那一套今天早就拿不出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再让冯小刚骂观众,他还会骂吗?

我想他一定不会了。

当年他愤怒,是因为呕心沥血的《1942》还不如随便拍拍的《私人订制》,那的确是个混乱的市场,内地正处于好莱坞的夹击与自我成长、自我怀疑的摸索阶段。

但如今不同了。

网络覆盖全球,观众睁开眼就能看到全世界,好莱坞被祛魅,内地市场也不再受歧视,一切以质量为准。

可冯小刚们却拍不出好电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