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杀人口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发展进步的道路,政治、经济制度的急剧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建国初期,社会意识高度统一,紧密地将个人与国家相联系,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每个人都乐于承担自己的社会义务,奋勇争先,将国家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密结合,在那个时代涌现出了雷锋、向秀丽、王进喜等人,人们将这些人视为偶像,当集体的利益受到侵害或者集体需要牺牲时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单位与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大量的下岗工人涌入社会,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团体对其的融合与指引。人们更加看重自我的独立价值,求索自身利益的实现,而过度的自我依恋与人的社会性相冲突,当自己的目标一个个实现或者无法达成自己的愿望时,他们会感到空虚和不幸,久而久之就可能有一部分人在极度抑郁的状态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特别是随着21世纪的来临,我国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文化的多元化差异,人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就容易走向迷茫,空虚孤独,没有信仰,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归宿。

现代化的高速度、快节奏、竞争式的生产生活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们把精神寄托于物质财富和欲望享受,因此思想精神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很大。人们的心理变得非常脆弱,一旦遇到一些挫折、打击和压力时就很自然的想到用自杀的方法来解脱。

我国学者一般把自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自己而准备把自杀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

矛盾冲突阶段。产生了自杀意念后,由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从而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等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

自杀行为选择阶段。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买绳子,搜集安眠药等。等待时机一到,即采取结束生命的行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来自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是威胁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杀手。对自杀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做好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但这只能作为补救措施。

人人心理健康才是我们的目的。在此呼吁人们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心,特别是对感情受挫者,健全心理社会的干预措施、成立预防自杀与干预中心以及校园范围内的干预措施都可能起到预防自杀的作用。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