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护航茶业发展 凝心聚力赋能乡村振兴 |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举行“法润碧螺·共护茶香”主题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多元协同护航茶业发展 凝心聚力赋能乡村振兴 |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举行“法润碧螺·共护茶香”主题活动

6月7日下午,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举行“法润碧螺·共护茶香”主题活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绍刚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州市吴中区委书记丁立新出席活动并致辞。苏州市吴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东主持活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恩乾出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造一方物。吴中拥有适宜碧螺春种植的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做好碧螺春原产地品牌保护工作更具特殊重要性。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是碧螺春茶核心产地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在地理标志司法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2022年,苏州法院启用四个司法生态修复基地,位于吴中的太湖(冲山)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实现了“异地补植、恢复生态、总体平衡”的修复效果,切实提升了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和人民群众获得感。2023年,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成立“茶果产业司法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茶企、茶农依法经营,相关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人民法院报》《江苏法治报》等媒体多次予以报道。“法润碧螺”司法保护实践基地的成立,将更加专业、更富成效实现对碧螺春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司法保护,为全市法院走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赶考路添砖加瓦、赋能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绍刚指出,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是苏州法院的使命和担当。“法润碧螺”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是吴中区人民法院依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利契机,也必将为大美太湖增绿添彩,为吴中乡村振兴赋能提效。希望吴中区人民法院坚持以精准司法服务赋能碧螺春茶稳健高质量发展,全力当好“法治宣传员、纠纷调解员、矛盾预防员、便民服务员、信息传递员”,依法助力茶农的“绿叶”变“金叶”,真正让“一片叶子”带动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一是建机制,多元协同凝聚司法合力。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法润碧螺”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建设运行中的协同联络、协调保障等工作机制,联动行业协会、司法行政部门、人民调解组织等共同编织涉茶司法“服务网”。要强化职能监管、精准服务、保护合法、严惩违法,使司法保护实践基地成为维护、提升洞庭山碧螺春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力支点。

二是抓前端,防患未然展现司法担当。“法润碧螺”司法保护实践基地要立足区域、行业及领域的特点、特性、特色,主动探索创新司法服务。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掌握茶企发展动态,详细了解茶企涉法需求,聚焦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交易、用工等环节为茶企普及法律知识,梳理排查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和风险点,帮助茶企“控隐患、降风险”。要加大对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的宣传力度,面向茶农、茶企、茶叶经营户、茶叶市场等进行普法宣传,从源头上加强行业自律。

三是重治理,因势利导普惠司法服务。要构建与产业布局相匹配、与产业体系相融合、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全周期“司法服务链”,通过普法宣传、公开审判、指导调解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对碧螺春茶品牌的管理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品牌保护。要将与碧螺春茶保护相关的一系列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建立与茶企、茶农的良性互动,“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排忧解难,为茶企、茶农提供菜单式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立新表示,吴中碧螺春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碧螺春本身“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的四绝,也得益于膏壤沃土般的法治环境。“法润碧螺”司法保护实践基地的揭牌和十项措施、村规民约的发布、保护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必将进一步促进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种保护、品质提升、品牌升值,深度赋能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让人才队伍建设、工艺技术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都有法可依,加快绘就产业兴、茶农富、村庄美、生态优的多彩画卷。

让碧螺春茶“枝繁叶茂”,关键在于做强产业引领。坚持以“基地提升、品质提优、市场拓展、品牌强化、文化弘扬”五大工程为发力点,加速构建完善“种质保护、原茶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赋能、市场销售、茶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确保到2025年全区茶园总面积超5万亩、产业产值超10亿元。

让碧螺春茶“香远益清”,关键在于做好法治护航。聚焦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研发等产业链条上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做好以案释法、检查监管、法律指导,全面推进落实《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保护条例》,切实营造让茶企茶农安心放心的市场秩序、法治环境。

让碧螺春茶“驰名中外”,关键在于做精品牌赋能。持续深化种质资源普查、优良品种选育、农业科技研发、绿色技术推广,稳步提升碧螺春茶品质。深入实施“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专项保护行动,帮助茶企茶农加强对商标、地理标志、标识包装的规范使用,巩固发挥地理标志的品质优势和发展优势,助力碧螺春品牌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期间,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启海发布《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十项措施》。十项措施是围绕打造“生态绿茶第一品牌”目标,聚焦茶产业各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而制定,将为茶文化传承、茶产业发展、茶品牌推广提供全流程、全方位、专业化的司法保护,服务保障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辛欣发布吴中区人民法院司法护茶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包括土地征收、消费维权及欠付货款等涉茶案件,充分体现了吴中区人民法院在扶持与发展碧螺春茶产业、为茶文化保护提供司法指引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典型案例的发布,将为司法审判工作提供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助力碧螺春品牌长期向好可持续发展,为充分激发吴中区特色产业发展活力贡献更多法治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碧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凌峰发布碧螺村《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保护村规民约》。该村规民约的发布,旨在呼吁村民们主动学习、遵守法律法规,严禁违规种植、违法经营,主动向村委会、镇政府或农业农村及市场监管等部门举报违法行为,自觉保护洞庭山碧螺春古茶树、优质茶种资源及知识产权资源,切实促进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蓬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吴中区司法局、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山镇人民政府、金庭镇人民政府、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共同签订《“法润碧螺·共护茶香”茶产业保护合作备忘录》,凝心聚力为全方位强化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保护,促进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苏州东山江南茶文化博物馆,详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千年历史和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发展历程。

市人大代表、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倩楠,市政协委员、东山吴侬碧螺春茶业合作社理事长宋甫林应邀参加活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包勤康,吴中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龚艳,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司法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吴中区委办公室、市中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及办公室负责人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