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是端午;

传统节日,送安康。

希望浓情端午

你和你的家人,

都能健健康康,乐享安宁;

都能风调雨顺,蒸蒸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古代走来的端午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认知度高、参与性强的节日。数千年的记忆积淀于此,过端午仿佛捧读一部大书,一页页内蕴厚重而令人荡气回肠。

粽子、艾草、龙舟等无一不是常读常新的端午意象。

而端午服饰,就更典型,更值得言说了。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外,还与“五毒”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被认为是“五毒”肆虐的时候,这“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由于端午节处于农历的五月,这个时期天气渐热,雨水增多,是各种害虫和毒物繁殖活跃的季节。

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避邪驱毒,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些传统习俗包括:

比如:

佩戴五彩缕(五色线):在端午节,人们有时会在手腕或脚踝上系上五彩缕,这五种颜色代表五行,有避邪和带来好运的意义。端午

佩戴香囊(香包):端午节时,人们还会佩戴装有香料的小袋子,这些香囊不仅有驱虫的作用,也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服饰:虽然现代端午节不要求特定的传统服装,但在一些地方,尤其是文化表演或特定的节日活动中,参与者可能会穿上汉服或其他传统服饰来增添节日气氛。

家门口装饰或者悬挂艾草:除了个人穿着,端午节时家庭也会在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以驱除邪灵和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服饰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仅限于表演类服饰,生活类的服饰也极为丰富多彩。即使现代社会变化很大,但是端午节穿衣我们还是需要注意。

俗话说:端午4不穿!在端午节出行游玩放松的同时避免这样的穿搭:

01 不穿红衣。

端午节,是缅怀爱国诗人屈原的时刻,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伟人的敬意。在这一天,传统上人们避免穿着鲜艳的红色衣物,以及其他过于亮丽的服装,以此体现对屈原的深切悼念和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敬重。这样的习俗,不仅仅是颜色的选择,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和对历史的尊重,是我们对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

02 不穿暴露的衣服。

在庄重肃穆的节日里,穿着过于暴露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

人们多是心怀敬畏过端午,

穿戴整齐干净,不穿暴露衣服,

表达对先贤的尊重和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不穿花里胡哨的衣物。

端午节还与“五毒”有关,即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为了防止这些毒虫的侵害,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如挂艾草、佩戴香囊等。穿着得体也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身体暴露在外,减少被毒虫叮咬的机会。

还有一种说法,

端午是鬼门打开的日子,

穿着花哨恐招惹邪灵,

也不是什么好兆头。

05 不穿破旧的衣服。

端午节是为了祭奠屈原的节日,作为祭奠事宜就应该穿着稍显庄重和讲究,干干净净,清爽利落才能展现一个人最好的精神面貌,也能表达对先贤的净重和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