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俄控乌克兰4州宣布公投以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自发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的首次全国演说,在演说中普京宣布俄罗斯实施“部分动员”。俄罗斯防长绍伊古补充道,此次计划动员30万人,而俄罗斯可动员的总人力资源接近2500万人,此次动员计划仅占1%多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绍伊古还表示,目前西方有150名军事专家驻扎在基辅司令部,指挥乌克兰作战;北约有70多颗军用卫星和200多颗民用卫星辅助乌克兰作战,俄罗斯与西方及北约真正交战的时刻已到来。

北约对此反应迅速,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一方面安抚欧洲,表示迄今为止北约还未察觉到俄方核态势的变化,打核战争“俄罗斯赢不了”;另一方面,他又指俄罗斯犯了“战略错误”,俄军装备不良,指挥、控制、补给方面都举步维艰。而乌克兰在西方的大力援助下,资金、武器、兵员训练和情报等方面的情况都不错。此前,为应对俄罗斯进口的伊朗无人机,美国已经决定向乌克兰援助地空反导防御系统,未来还有可能应乌克兰的请求,向其提供远程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士兵发射西方援助的反坦克导弹)

现在,俄罗斯与北约已经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结合俄罗斯发出的最新警告来看,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乌军很可能会用来打击俄罗斯本土,届时俄罗斯有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对乌克兰进行反击。如果战事持续升级,整个欧洲都有可能成为战场,而北约的总部也在欧洲。普京在这次演说中已经明显指出,北约总部所在的布鲁塞尔,还有英国首都伦敦,都是北约针对俄罗斯实施“恐怖主义行动”的首脑机关所在地。

对此,欧洲陷入高度紧张。俄罗斯“部分动员令”发布后,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斯塔诺很快作出回应,明确表示“欧盟未与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仅仅是支持“乌克兰保卫人民的合法斗争”。可以看出,面对俄罗斯发出的不惜让战争升级,也绝不会在乌克兰战场上退缩的信号,北约目前还冲在前头,欧盟去已经开始退缩了,因为欧盟知道一旦战争继续扩大 ,并从乌克兰外溢,那么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就是欧洲自己。俄罗斯的动员令,让西方阵营开始出现裂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场)

回顾历史,同样的问题有先例可查。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如果欧洲自身能够协调好利益,那么英、法、德是有联手“控制世界”的可能的。但这几个早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并未走到一起,而是开始内斗。先是拿破仑横扫欧洲,后又有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不是在内战,就是在走向内战的路上。为了改变这一状态,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代表整个大英帝国向希特勒妥协,结果大家都从历史中看到了。后来就出现了历史学家兰克所说的情况,每次欧洲内讧后,都有域外大国插进来收拾残局。收拾完残局,域外大国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一部分既有欧洲大国的权势,最后域外大国主导世界,欧洲地位一降再降,这个域外大国,就是美国。

此次俄乌冲突也是一样,整个西方的看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以德、法、意为代表的老欧洲认为,应该尽快结束冲突。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德法领导人拉着俄乌搞了诺曼底模式,基本遏制住了冲突扩大的势头。今年5月份,意大利也抛出了可供参考的停火协议方案。但以英国、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为代表的亲美派国家却不这样认为。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顾老欧洲阵营的反对,不断拱火激化矛盾。他们的算盘是如果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老欧洲阵营与俄罗斯将不得不彻底决裂,而他们自己正好跟着美国一起从中渔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前召开的“诺曼底模式”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见面)

对北约、欧盟这两个最大的西方组织的不同态度,俄罗斯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此次以动员令的方式,实际上扩大了西方的分歧,甚至使得北约和欧盟之间出现裂痕。而俄罗斯这次虽然升级了战争强度,但对其规模还保持着克制,并没有一步到位地实施“全面动员”,这是给了欧洲一个与俄罗斯谈判的台阶。如果欧洲方面能就坡下驴,那么俄乌冲突对欧洲的影响就还是可控的,否则就很可能是俄欧双输的惨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