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第363篇原创文章 -

我认为读书多读经典没错,可是漫无目的地找各类经典来读,东读一本西读一本,看起来读的都是好书,也扩大了知识面,却不够系统。

如果你说:「我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你管不着,我就不管什么系不系统的,怎么啦?!」那就另当别论。

假如你真想通过读书收获点什么,不是为了消磨时光,我还是真心建议你系统地读书。

什么才是系统地读书?主题阅读。比如你为了解决某个难题,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与之相关的书,攻克了这个难题,就是一次比较系统地读书。

在这个过程中,你并不是只挑那些高大上的经典著作来读,而是像建房子一样打地基、绑筋、支模、浇筑、封顶、装修……什么书都读一点。

其中有的书可能毫不起眼,却适合打地基,有的看起来高大上,就适合做装饰,各司其职,合起来就是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你面前有一大堆书要读,就得把它们一一归类,实现1+1>2的效果。 那些你眼中的烂书,组合好的话也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来。

比如史考特·亚当斯,他的写作和漫画水平不怎么样,在职场上也没有亮眼的地方,可是却把写作、漫画和办公室政治组合起来,创作了风靡全球的《呆伯特》漫画。

废话少说,我两年前就花了一个月时间, 大量买书、从图书馆借书,试读了上百本书之后整理出了一份成事方法论书单,用的就是类似的组合。

你别看这些书都是烂大街的畅销书,单独拿出来你可能觉得有点油腻,可是当你用一个框架搭起来,就成为这个方法论闭环中的关键一环。

这份书单是我根据成事的一些原则筛选出来的,也是我搭建的读书成事闭环,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目标制定、行动指南、反思复盘和自我完善

用一张图来展示,它是长成这样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中闭环的每个部分,我都选了六本书,总共24本。除了两三本比较难读之外,整体阅读难度在60-70分之间,应该说是相对好读的。下面我把它们都一一列出来:

一、目标制定。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你若想做成一件事,或者立志在此生有所作为,不制定合理的目标,是很难的。

实际上讲如何制定目标、如何定位的书很多,适合普通人阅读且真正能用上的很少。我选了以下六本:

  • 《成功,动机与目标》(新版《如何达成目标》),格兰特·霍尔沃森

  • 《只管去做》,邹小强

  • 《定位:打造属于自己的职场人生》,村山升

  • 《目标法则》,米奇·霍洛维茨

  • 《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史考特·亚当斯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二、行动指南。

有了目标,就要付诸行动。如何行动才能成事?前提是遵循比较科学和实用的方法。

工具和方法固然重要,改变行动的思维更重要,菲什与两位同事合著的《改变》必读。我还选了几本关于阅读、工作、思考和习惯养成方法的好书:

  •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瓦茨拉维克

  •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 《掌控习惯》,詹姆斯·克利尔

  •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巴巴拉·明托

  • 《原则》,瑞·达利欧

  • 《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

三、反思复盘。

有了行动还不行,懂怎么做是一回事,在实践中是否适用又是另一回事,因此还需要及时反思和复盘,纠正行动中的偏差和错误。

不仅仅是对事的复盘,还要对人心自省,因为一个人做成多少事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首先是一个好人。

  • 《职业复盘》,安晓辉

  • 《反馈的力量》,塔玛拉·钱德勒

  •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

  • 《奇特的一生》,格拉宁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稻盛和夫

  • 《曾国藩大传》,林乾/迟云飞

四、自我完善。

虽然我们的目标是成事、成大事,但是做成一件事不是终点,而是要持续成事。因此,我们不能停止学习。

除了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要持续培养好习惯、学会系统思考,向榜样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

  • 《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 《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

  •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文森特·鲁吉罗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舒昌善译本

  • 《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就花一段时间去读这24本书,了解基本的成事方法论,在做事与思考时心里更有底。

你不想这么读也没关系,你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搭建自己的阅读体系,列一份二三十本书的小书单,你会体验到主题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