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股民们有点不开心。

昨天收盘,沪指跌0.21%,深成指跌1.06%,创业板指跌2.66%,两市逾140个股跌停,满盘皆绿,不忍卒看。

创业板的跌跌不休,让人是含泪关灯吃面,也让交易所捉急了,昨晚大半夜的,各个APP都弹出了深交所的文章《中小板2017年业绩继续稳定增长 展现良好发展态势》,文章称:

“中小板901家公司2017年度预计平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2.87亿元至3.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02%至42.34%,展现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强大的经济活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大半夜的不睡觉,发文来给市场打一剂强心针,公然点名哪些公司业绩做得好,哪些板块利润同比增长。交易所干了券商分析师的工作,下场直接指导,也是属于“为稳定市场操碎了心”。

今天收盘,3204只股大跌,250只股跌停,大盘跌了0.99%。其中“明星股”乐视网连续第七个交易日跌停,股票跌至 7.34 元,距离基金们调整的3.92估值价格还有好几个跌停板。“绩差股”继续杀跌,其中不乏闪崩的,每当有闪崩股,看盘的就有人感慨,“估计又是一个触及平仓线的”。

年关难过,大家该吃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亏得没变,输得没底裤

从盘面上看,今天上午,仅钢铁、机场航运两个板块上涨。钛白粉、海南、细胞免疫治疗、可燃冰、汽车整车等板块跌幅居前。跌的绝大部分就是概念股、题材股。

可能是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资金炒了那么久这些概念,要落袋为安拎着钱回家过年了,大家一着急,就踩踏了。

何况,这些“媳妇”本来也并没有那么好看。深交所说“中小板854家公司预计实现盈利,占比94.78%,预计亏损公司共有47家,占比5.22 %,亏损公司比例较2016年度小幅下降。”

可是架不住诸多发布财报的公司业绩下滑和亏损给市场的震撼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头,真不乏明星股。

你看,乐视网预亏116亿,这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亏掉创业板300家公司2016年的利润总和、创业板2016年润的11.47%。

可这家公司之前7年都是“盈利”的!!!共获净利润21.42亿元!!!重要的事情打三个感叹号!

那么,在过去的7年里,乐视的“盈利”又是怎么来的呢?

魔鬼就在细节里,过去7年,乐视网累计经营现金流只有5.36亿元,只有累计净利润的大概四分之一,大量的经营业绩并未转化为真实的现金流入公司。所谓的“经营业绩”不过是与乐视系其他公司的关联交易。

根据乐视网的披露,截止2017年11月30日,乐视网(上市公司)与贾跃亭控制的关联方之间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关联欠款余额达到75.31亿元,这些关联方分别是:

乐视智能终端科技公司25.83亿元、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公司9.93亿元、乐视电子商务(北京)公司5.66亿元、乐视控股(北京)公司4.86亿元、乐视手机电子商务(北京)公司4.41亿元。

都是乐视系旗下的重要公司,乐视网的业绩就是这么来的:乐视系的非上市公司从乐视网(上市公司)那采购,乐视网是盈利了,但公司并未收到真金白银,而是一堆欠款,最后贾跃亭说这是在做“生态”,说“生态化反”。

这样的关联交易,交易所居然不闻不问,市场各方也不多加质疑,就任由着人家吹吹打打将市值做到了1500亿规模。

这样的“市值管理”,不得不服!

类似乐视这样公司,在A股真不少,并且以前可都是“明星公司”哦,有着各种酷炫的新概念加持,整个市场俨然是“新概念作文比赛”,谁的概念新,谁就涨得好。

结果,现在都现出原形了。

过去几年创业板明星股,如今都是风光不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概念雨打风吹尽,业绩不好露出真原型,就是曾经想赌一把的投资者,真真切切是输得底裤都没了。

02

精准减持,股市提款机

虽然有人亏钱了,但是有人赚到钱。

乐视网的前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贾跃亭,在股灾前精准减持套现了上百亿真金白银,假意说要借给上市公司发展,这算是“利好”消息吧?当时还大肆宣传是“资本支持实业”。结果后,后来才发现,在乐视系债务危机爆发前,对公司情况门儿清的贾跃亭,早就把百亿“借款”都要回去了。

现在乐视欠了投资者、供应商、员工的钱,唯独不欠他贾跃亭的钱。

精准减持还有獐子岛。

獐子岛的扇贝很有名,在资本市场上,獐子岛的扇贝更有名,素有“关键时刻就游走”的美名,并且还不是一回了。

2014年10月30日,当时獐子岛公告说,因受冷水团影响,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快到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上市公司2014年度前三季业绩出现大幅亏损、亏损金额约8亿元。”

这在当时,让所有人的震惊了,说好的扇贝说没就没了?之前不是说冷水团会让扇贝长得更鲜美吗?怎么相邻的养殖场就没事?

有意思的是,就在獐子岛发这个公告前,其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精准减持”,避损金额达1131.6万元。

玩法更有意思的是:

2015年6月1日獐子岛公告说公司又对新的海域进行抽测,结果是2012、2013、2014年底播扇贝未收获的海域160余万亩,不存在减值风险——“扇贝又游回来了”。

公告发布同日,獐子岛同时还发布了定增计划。虽然3天后,獐子岛表示,那次抽测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与上次核销的区域不同。但“扇贝又游回来了”,这让投资者是见识了獐子岛的扇贝有多“鸡贼”。

连獐子岛的居民都看不下去了,举报该公司董事长的弟弟、高管在扇贝播种时以次充好、掺沙子提前采收。结果调查组去转了一圈,下了一个报告,说没这回事,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到今年1月20日,检察院才给獐子岛下发《起诉书》,称獐子岛2014年三季报重大亏损发生在公开披露前,属于《证券法》规定的内幕信息,“精准减持”有内幕交易的嫌疑。

可是,就在检察院要公诉獐子岛的10天后,獐子岛的扇贝又大规模“异常死亡”了,“预计2017年净利润最多亏损7.2亿元”。

就在各方都去岛上想了解扇贝到底死没死时,猛然才发现獐子岛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及员工认购的和岛一号基金,也就是獐子岛的第二大股东,在公告前,又精准减持了。

当地的村民和船员说,在2017年11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虾夷扇贝)大量死亡的情况。可第二大股东在精准减持时,上司公司獐子岛并未向监管表示有异常事件,直到人家减持完了才公告扇贝死了。

这真是欺负股东们不会潜水,也欺负监管人员没法下海去数扇贝。獐子岛的水有多深,估计只有高管们自己知道了。

大A股上,炒概念,关联交易,精准减持的公司还少吗?

难怪有人说,大A股的上市公司就是提款机,股价就是印钞机。

03

A股“港股化”

因为做市值管理,又有各种漏洞可以用,大量的公司说实在的就是控制人和庄家的工具。

再怎么想做实业的老板,见识了大A股的财富效应后,都俯首称臣了,上了市就拼命做大规模和扩大市值,抵押再融资再做大规模,循环往复。

比如金盾股份。

2017年11月28日金盾股份公告称,前董事长周建灿及其一致行动人周纯于2017年10月16日,将合计所持的2700万股公司股份,质押给了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和九州证券等,质押的用途为担保,股权质押的金额一共有10亿元左右。

其中5.85亿元是给了上市公司金盾股份的一项重大资产重组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并购,收购相关产业,增厚上市公司利润的目的。

“这是高杠杆的质押,有疯狂的野心,也是危险的游戏,风险太大,他失败了。”

股民有信了”神话“,重仓直到爆仓的,虽然在微博上表示要“自杀”,可一般都没死的,因为输掉百把万还有翻身的时候。可大老板和庄家如果失败了,就不一样了,“只能是一路向前,没法收手。”

可时代真的在变了。以往大家有花样翻新的市值管理手段,市场里的上市公司(赌品)也不多,大家换个姿势炒。现在,且不说证监会一年放行几百家公司上市,还大部分是“小票”,有的是赌品供大家玩耍。

其次,在营改增、新的会计准则、金税三期,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到全程抵扣,只有大公司才能各相出击在收入上“东边不亮西边亮”,不存在业绩确认的剧烈波动,而小公司高杆杆融资来做概念,从概念到收入到利润,基本无望。

因为那些新概念那是小公司能玩的?

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巨头,每个新科技方向都有BATM这样的巨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强者恒强的时代,就是马太效应,大的越来越大,小的没戏,彻彻底底的没戏。

未来,大A股里,20%巨无霸公司会拿走80%的市值,小公司逐渐就成“仙股”,时不时整个概念拉一拉,等钱到位时,就会业绩变脸,韭菜损失得一塌糊涂,而人家早已精准减持。那些关联交易过高、商誉估值过大、公允弹性过高(在建工程、应收账款、对外投资、股票房产古玩字画)、概念过新、实际控制人有过“前科”的,基本就是一个个大坑。

这不,时隔12年,A股再出“仙股”,海润破1元。随着往后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厉,靠市值管理出业绩是越来越难,融资成本是越来越贵,仙股频出将是常态。

终于,A股“港股化”,韭菜还是那些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