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这次可真是不简单,就在成功在月表挖土后,6月4日,轨道器、返回器在月球上“握手”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嫦娥六号月球探测任务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每个环节都得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从发射升空到环月飞行,再到着陆采样、上升器起飞、交会对接,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完成交会对接只是这场接力赛中的一环,接下来还得按照任务规划和安排,继续前行。

但奇怪的是,嫦娥六号并没有立刻就飞回地球。既然包裹已经接收,并且打包的很好,为啥还要滞留在月球轨道上,在月球上空绕圈圈呢?并且差不多要绕上14天,这里面有啥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不得不提到“月地转移窗口”这个词了。

可以想象“月地转移窗口”就像是一扇定时开启的门,只有在这扇门打开的时候,嫦娥六号才能顺利地从月球飞回地球。这扇门可不是随便就开的,得等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刚刚好才行。所以,嫦娥六号得在月球上空先待上一段时间,等待这个最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在这14天里,嫦娥六号也没闲着,它也有很多事得忙个不停。比如它得调整自己的轨道,确保自己能够以最好的姿态和速度,冲进那个月地转移的“门”。可以这么说,这段时间的嫦娥六号,就像是运动员在比赛前做热身运动,得确保自己状态最佳,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这14天也是给嫦娥六号做个全面的“体检”的好机会。毕竟从月球返回地球可不是件小事,那道大气层就像个“鬼门关”一般,我们经常看到回收的返回舱外壳都被烤的黑乎乎的,仿佛经过火烧一般,那都是飞行器在经过大气层的时候,经历2000度以上高温灼烧的后果。所以想要安全回家,得确保自己的各个部件都完好无损,才行。这段时间里嫦娥六号得仔细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万全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旅程可不是闹着玩的。月球的引力、太阳辐射、宇宙射线等,都是潜在的威胁。嫦娥六号得小心翼翼,避开这些“陷阱”,才能安全回家。并且在返回途中还要“跑”出速度来,这个速度又被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具体数值为每秒11.2公里,这比在近地轨道飞行的空间站、货运飞船、载人飞船和卫星都要快得多,所以给它留出这14天的时间,也是为了让它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这些挑战。

嫦娥六号在发射升空前,等待的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窗口。同样,反过来想,嫦娥六号的回家之路,也一样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间窗口,并不是想什么时间回来,就什么时间回来的。但这种等待,也就造成了我们有了一种印象:不是想什么时候回来,就能什么时候回来,并且嫦娥六号任务,多数时间都在环绕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您还是不甘心,觉得月球快递实在太慢了,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嫦娥六号在月球上直接起飞返回地球,得多冒险啊!

这就像是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就直接去参加比赛一样,很容易就会出现身体不听摆布、岔气、容易跟不上其他选手的速度等问题。而现在,嫦娥六号先在月球上空绕上几圈,像是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热身一样,这样不仅可以确保自己状态最佳,还可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所以嫦娥六号在月球上空绕了14天,看似在浪费时间,实际上是为了整个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而必须做出的时间上的牺牲。我们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