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长》研讨会在京举办。

不少与会专家在肯定作品艺术价值的同时,纷纷建议将作品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外扩。他们希望节目组能尽快增加英文字幕,早日实现海外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李忠志,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与主创、学者、媒体代表出席。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会议。

长城长》是全景式展示长城的题材中,第一部北京出品的纪录片,填补了北京市三大文化带影像记录和创作方面的空白。酷云数据显示,纪录片自5月20日播出以来,在省级卫视晚间专题节目排名中连续10日蝉联第一,新媒体端全网阅读量累积高达6.12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专家围绕《长城长》的创作理念、生产模式、创新手法、传播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八年艰辛铸精品,四维特色展豪情

李忠志指出,《长城长》立意高远、恢宏壮阔、气韵生动,在四个维度上拍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弘扬长城文化,不仅回答了长城缘何而起,如何参与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问题,还生动展示了长城文化在新时代彰显的生机活力。二是彰显长城精神,拍摄的不仅是有形的长城,也是无形的长城,充分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华儿女成为长城精神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三是讲好长城人家故事,不仅记录了长城,还记录了守城人、护城人的故事,见物更见人,展现了自信自强、昂扬向上的新时代精神风貌。

四是记录长城风光,以壮美山河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点燃人们的奋斗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俊生表示,《长城长》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是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挖掘呈现长城的文明特性和时代意义;

二是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传承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长城精神;三是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生动展现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

相较于过往的纪录片,本片在创作规模、生产方式、创新突破等层面都积累了新的经验:一是历久弥新终成精品,二是拓宽渠道合作共赢,三是创新生产模式。《长城长》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杰群认为,纪录片是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传递中国价值的重要载体。《长城长》着眼长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多层次展现长城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多维度发掘长城历史之源、建筑之美,多视角呈现长城独特风貌、人文故事,为北京段长城留下了珍贵的时代影像,传递了中华文明和平、和睦、和谐的发展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城长》总导演王淳华情真意切地回顾了长达八年的创作历程,梳理出节目组八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作品的八大亮点。

她表示,努力用当下视角对中华民族拥有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做出客观、饱含情感的表达,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无尚的荣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长城长》解说任志宏,风趣地描绘了他与长城的机缘。在解说中,他坚持以人为本,以客观平实、娓娓道来的风格,保证解说基调和语感的准确鲜明,赋予作品人文力量,凸显其作为鸿篇巨制的内涵和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成创新的“五好”纪录片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现场点赞了广电总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对纪录片创作的高度重视,称“这是历史的自觉和文化的自信”。

他认为,《长城长》是一部融合文学、艺术、考古、博物、文明等多学科的精品力作,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了真正、深刻、全面的长城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董耀会指出,《长城长》的创新性在于其关注了生活在时间和空间里的人——既有历史人物的情景再现,也有今天长城守护人的生动呈现。通过人和故事的呈现和传播,该片凝练长城的精神文化,让长城文化走进观众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评价《长城长》是一部定位好、视角好、内容好、制作好、效果好的“五好”纪录片。该片用新角度、新视野、新发现、新观点,实现了时、空、人的结合,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的大历史观。她还建议节目组加配外语字幕,向海外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陈真,总结《长城长》是一次集成创新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既有文献片的宏阔视野和人文底蕴,也有政论片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更有感人故事和生动细节,集合了纪录片所有主流的叙事形式和表现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家彭俐称赞《长城长》聚焦内涵十分丰富的长城文化研究与发现,集电视艺术的“可视性”、历史故事的“趣味性”、考古挖掘的“知识性”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性”于一体,全方位地展示了长城的来世今生,并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和学术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和启示意义,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视纪录片史册的成功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吕帆认为,《长城长》不仅见物、见景、见古今,更见人、见事、见精神,以中国故事的讲法,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塑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形象。

他还提出建议,以历史的视角、当下的视角和未来的视角,对《长城长》进行二次创作和持续传播,从而实现国际传播、年轻态和文旅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现场还邀请到了长城主题画家田迎人。她称赞《长城长》的主创具有很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站在更高的艺术维度探索,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生命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满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