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小胖墩越来越多,放任不管可不行

撰文:刘可、杨琛

“我家孩子今年7岁,都长到60斤了! ”

“真壮实,这孩子肉乎乎的,一看就有福气!”

类似这样的对话,你是否熟悉?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正在快速上升[1]。但是,肥胖带来的并非是孩子们健硕的体格和满满的福气,而是接踵而至的“麻烦”。

儿童肥胖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肥胖率或可超七成,

基因与环境推波助澜

近30年来,儿童肥胖在全球范围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而1982年,我国7~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0.2%[1]。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2024世界肥胖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肥胖人数约为9700万,肥胖率高达37%;预计到2035年,儿童肥胖人数可达1.3亿,肥胖率甚至可能达到72%[2]!

是的,你没看错,十年后,可能有七成的儿童都会被肥胖困扰!想要知道孩子胖不胖,可以参照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扫码无需下载app点击置顶文章即可查看)。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都会胖呢?

主要原因无异于两点,基因与环境。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有关肥胖相关基因的研究表明,多种基因跟肥胖的发生发展有关[3]。但是,考虑到肥胖相关基因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近年来肥胖的快速增长,行为和环境因素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及代谢性中心余佳慧医生指出:

  • 随着交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乘车上下学的机会越来越普遍,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机会越来越少;

  • 课业负担过重,户外活动减少;

  • 儿童在闲暇时间花费在视屏上包括电视、计算机和手机等的时间越来越长;

  • 儿童普遍存在不吃早餐、经常在外就餐、吃零食不合理、经常过量饮用含糖饮料等不健康的行为。

“其实,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是共通的,会影响到大部分家庭成员。比如整个家庭都不爱运动,饮食不健康。”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闫洁教授指出,“如果产生了代谢问题,部分孩子和家长之间甚至还会互相推诿指责。”

“孩子胖点好,壮实”?错!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长得胖,是“健壮”“有福气”的体现,因此不会过多关注孩子的体重问题,甚至会有意让孩子长胖。

但其实,儿童肥胖的危害,可远远超乎想象。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闫洁教授指出,儿童肥胖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哮喘、脂肪肝等慢性疾病;肥胖还会加重关节负担,小小年纪就可能得关节病;部分女性肥胖儿童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异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项国外研究显示,不良童年经历与肥胖具有相关性。体重超标的孩子还可能受到霸凌、歧视,进而造成焦虑、抑郁等[4]。

随着孩子长大,这些问题并不会好转,只会愈演愈烈。

闫洁教授强调:“儿童肥胖问题不解决,不仅会把肥胖带到成人期,肥胖相关的并发症也一定会带到成人期。”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肥胖者到成年期更容易出现心脏病、2型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例如,儿童期超重的女性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5],青春期超重是肾细胞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6]。这不仅增加家庭负担,亦会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因此,只有通过早期识别并干预、管理儿童肥胖,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到儿童期,遏制儿童肥胖率的快速上升趋势,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全社会慢性病高发态势,提高人口健康寿命年。

儿童减重前路漫漫,

多位一体共同管理儿童肥胖

余佳慧医生强调:“减重方案无法落地实施,社会以及家庭不重视,儿童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三方面就是最突出的儿童肥胖难题,也是我们临床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若要改善儿童肥胖现状,需要医院、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医院,针对儿童肥胖,临床常用手段多为生活方式干预。例如,部分医院设立肥胖门诊,主要通过询问病史、查体、人体成分检测等检查项目,以及一些实验室检查,如糖耐量试验、肝功能、血糖、尿酸、血脂等,为患儿提供个体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由于肥胖孩子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以及下肢的特殊状况(如X型腿、扁平足等),他们的运动能力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专业的运动处方。“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医院还无法出具这样的专业运动处方,因为医生并非运动领域的专业人士。因此,可以开展医体融合减重门诊。这样,专业的运动指导可以进入医院,与医疗团队协同合作,共同进行减重治疗。”闫洁教授分享,“我们已经开展了医体融合的减重夏令营作为示范,从2017年开始至今已举办了八次。在夏令营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饮食知识,回家后还能继续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运动,掌握了运动方法。此外,我们还提供了心理疏导,帮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促进与父母的互动。”

另外,门诊随访也是确保减重成果显著的关键环节。“但这也是最难以执行的部分,很少有患者能够坚持长期随访。”闫洁教授分享,“很多时候,家长自己也不坚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孩子们更不会坚持,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事实上,减重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家长需要在饮食上按照医院的食谱来安排,同时每天陪伴孩子一起运动。这样,减重的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儿童减重的临床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虽然目前已有一些医院开设了专业的减重门诊、肥胖中心等,但擅长帮助儿童减重的医疗机构相对较少。同时亦存在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儿童减重的临床需求不能被很好地满足。

余佳慧医生分享了她曾遇到的一位肥胖患儿:“这个孩子在很多家医院都检查出多种代谢性疾病,医生均建议减重,但他们辗转多地求诊,不仅没能成功减重,甚至还变得更胖了。在我们医院进行综合肥胖干预后,孩子直言‘我感觉到了这里,终于有了能够恢复健康的希望’。经过不懈努力,孩子的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问题终于得到了缓解。”

另外,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闫洁教授谈道:“有关儿童肥胖问题,我们每年在门诊都能遇到一类情况——学校进行体育测试,家长拉着肥胖的孩子到医院开证明,期望免除考试。学校将身体素质与成绩挂钩,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但部分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体育锻炼,使得体重问题得不到解决。”

“对家庭而言,需要扭转观念,重视肥胖问题,加强孩子的饮食与运动干预;对学校而言,也需要将教学理念落实,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让孩子真真切切地参与到日常活动中,达到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的。”

小结

在构建健康中国的征途上,肥胖儿童的管理无疑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儿童肥胖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易导致慢性疾病和心理问题。 这不仅关乎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是对未来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深远影响。这需要 医院、家庭、学校、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 形成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从源头上防控慢性病。 期待社会各界能够积极行动,携手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共同为 “健康中国2030”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J].营养学报,2020,42(06):521.

[ 2]World Obesity Atlas 2024 |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3]马冠生. 营养学报,2017,39(06):530-534.

[4]Schroeder K, et al. Obes Rev. 2021 Jul;22(7):e13204.

[5]Must A, et al. J Pediatr, 2012, 160(5): 743-750.

[6]Leiba A, et al. J Urol,2013, 189(1): 25-29.

本文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责任编辑:月亮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