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垃圾焚烧“吃不饱”,如何破局?》,报道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白水县存在农村垃圾违规填埋、违规焚烧以及农村垃圾收运体系运转不畅等问题。

节目播出之后,陕西省住建厅第一时间到白水县督察垃圾违规处置问题。渭南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安排专项调查整改,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对报道指出的有关问题逐条研判,积极推进解决问题处置。由当地住建局牵头,城市管理执法局、生态环境局配合执法,迅速出击、调查取证,对违规垃圾堆放点进行评估检测,制定针对性整治方案。同时举一反三,迅速成立8个检查组进行不间断巡回督察,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填埋点进行地毯式、立体式排查、坚决杜绝出现盲点和漏点。

下一步,工作专班将认真复盘分析,全面深入核查整改,持续加大财力投入,建立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长效监督机制,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新闻多看点

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不过,记者近期在陕西、广东、海南等地调查发现,无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还是中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垃圾焚烧厂“吃不饱”的现象。

陕西渭南蒲城县一家垃圾焚烧厂,按照规划需要集中处置全县城区及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的生活垃圾,满负荷运行每年可以焚烧超过18.25万吨垃圾,发电7800余万千瓦时,但现实的情况是,过去一年这家焚烧厂一共处理了13.3万吨垃圾,产能利用率仅达到7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政策,垃圾焚烧发电可被国家电网全额收购,并享受每度0.52元的补贴电价。除此之外,根据特许经营协议,当地政府的垃圾处理费补贴是每吨65元。按照1吨垃圾平均发电280度计算,加上处理费能给企业带来超过210元的收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公司为这个项目累计投资了5.02亿元,如果能够满产满发,垃圾焚烧电厂堪比“绿色印钞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国,垃圾焚烧厂“吃不饱”的现象并非个案。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炉”83467天次,甚至有部分焚烧炉超过半年没有开机。除去设备老化等停运因素,这意味着有相当多的垃圾焚烧炉存在闲置现象。

国内一家环保组织曾经在陕西渭南专门调研过当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情况。过去一年,当地7个县的53个行政村,有48个行政村普遍存在生活垃圾违规处置问题。在其中一个村庄,记者看到村口的一处露天垃圾场,现场状况让人触目惊心。当地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镇级垃圾中转站还没有建成,县级垃圾填埋场距离又太远,村里又没钱自己运送垃圾,只能放任村民把垃圾倒到村口。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