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人常常喷国产新能源就是垃圾,没什么技术含量,和人家百年造车品牌根本就不能比。

这种人分两类,一类是跪久了站不起来的,反正他也没车,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觉得是大冤种,不如他骑共享单车,坐1块钱的公交更划算。

还有一类人呢,就是买了BBA等豪华品牌的车主中的其中一些人。

其实豪华品牌的车主是非常愿意接受新能源的,很多买新能源的都是之前开奔驰宝马奥迪的。

但这里面有一类人不行啊,就是他刚买完奔驰,结果过了半年他发现新车降价了,而且是疯狂降价的那种。

连带着他手上的二手车也是疯狂暴跌。

比如22年的时候身边有个朋友花了38万买了一辆奔驰c260L,当时开的美滋滋的,全新的内饰,全新的设计语言,还有三叉星徽标照耀自己前进的方向。

可是现在呢?奔驰c260L这个月最新的提车行情是落地28万,有的地方你肯谈,甚至可以更低。

那么短短两年的功夫,他就亏了1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不算完啊。

新车价格暴跌,连带他手上的二手车价格那也是暴跌啊。

按照原本的设想,38万的车子开了两年,一年贬值10%,我卖个30万不过分吧?

二手车商收过去,32万拿出来卖。

新车38万,2年准新车32万,嗯,这样还是挺有性价比的。

可这个情况的前提是你新车价格保持不变,得卖38万啊。

现在,新车直接干到了28万落地。

那么人家无论是二手车商,还是来买二手车的客户也都不是傻子啊,你要是没有性价比,我直接去买新车不就行了吗?

所以现在2年的奔驰c260L的收车行情只有21万,然后二手车商挂23万左右往外卖,以此来拉开和新车之间的差距,显得更有性价比,来吸引买家购买。

也就是说,两年前,我这位朋友38万买的车,现在只值21万了。

短短两年时间,亏了小一半,这比大A都狠啊,起码你炒股,还总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涨回3500点。

可是你买车呢?车是消耗品,是永远在贬值的,越往后面,只会价格越来越低。

所以我这位朋友心里面出现了极度的不平衡,然后他就开始狂喷国产新能源,以此来缓解自己心中的落差。

像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奔着豪华品牌去买的,觉得牌面也够,保值率也高,不是都说电车保值率不行,两年亏一半吗?

那行啊,我买燃油车总行了吧?

结果现在燃油车赔的比电车还要多。

更关键的是,你配置还不如人家。

人家电车保值率不行,但人家可以正常去开啊,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L2级别辅助驾驶都有,再开个四五年,平摊一下买车成本不是问题。

而你呢?

配置不行,丐版的BBA能有啥啊?

座椅通风加热全都没有,冬天害怕得宫寒,夏天害怕汗液黏屁股,辅助驾驶更是别想了,要选装,一万多块钱呢。

还有这几年的油费,保养,加起来那简直是亏爆炸了。

在这种心态下,你说他们能不去喷新能源吗?

可就是他们这么喷,却丝毫不影响新能源劲爆的销量。

因为现在是6月初,很多车企5月份的销量都没有公布,所以我这里拿到的数据有5月份的,也有4月份的,同样都能说明很多问题。

咱们先看最近关注度最高的问界。

6月5日,鸿蒙智行官方公布于了品牌旗下上个月交付的数据,全系交付30578台。

其中智界S7交付3455台。

问界系列(M5、M7和M9)交付27123台。

而在这27123台里,问界M9又是表现最好的,单月交付了15875台,在问界品牌中占比超过了五成。

要知道,问界m9的均价可是55万啊。

所以,它也顺理成章的拿到了50万以上价位,不分车型,不分能源形式的销量第一名。

谁说国产新能源在高端市场不能杀的?

这样说的人,请先拍50万放在桌子上,要不然你们根本就没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还不算完。

前不久刚刚推出的新款问界m7上市了,砍掉了两款不带智驾的版本,现在全系都标配了智驾。

还有封闭式的格栅,贯穿式大灯,标配了激光雷达,FSD也升级成CDC,还多了循迹倒车,有线充电的瓦数也提升到了66瓦,快充变得更快了。

从去年9月问界M7上市至今,八个月内它就已经做到了累计大定18万台。

而现在最新款一出来,那销量注定又是要爆炸了。

接下来,分享一下四月份的销量数据。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豪华品牌零售销量为20万辆,同比下降11.6%,今年1-4月豪华品牌同比下滑2.2%。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销量4月份同比增长106.1%。今年累计同比增长34.4%。

30-40万的新能源车型销量更是累计同比增长68.3%。

国产新能源的春天,真的真的已经来到了。

在他们的强劲冲击下,于是我们才会看到BBA等豪华品牌的新车价格暴跌。

而二手车价格往往都是和新车价格挂钩的,这也就导致全线崩盘,据不完全统计,有92%的二手车商今年已经赔冒烟了。

上个月收来的奔驰,本来还有2万块的利润,可这个月,新车直接优惠7万,二手车商直接赔本5万往外面卖。

就拿宝马3系的油改电版本i3来举例吧。

这款车的指导价是35.39起售。

可实际上呢?

新车价格腰斩了一半。

裸车已经干到了18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车,没有购置税。

算上保险,19万多就能出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很多人在4s店买完,刚出门第二天就降价了。

那简直就是一天一个价格。

甚至,有的店为了卖车已经疯狂到你裸车直接提走,商业险不在店里买也可以。

遥想一年多之前,如果有人花了30多万买了一辆宝马i3,我估计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你想啊,新车才18,19万,你二手车得卖多少钱才有人肯收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宝马,另外两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打开降价排行榜,奔驰的两款EQ系列suv的降价幅度名列前茅。

说句难听的,这两款车只要你愿意买,你进4s店,价格随便你开,销售把你当大爷一样供着。

谁也不知道后面的行情会怎么样,新车这都跌了一半了,二手还怎么弄啊?我开了几年,以后卖给鬼去啊?

人性就是这样,越是跌跌不休的东西,大家就越是不敢买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以发现啊,降价降价最狠的都是BBA的电车。

他们是一没技术,二没配置,就光卖个标,消费者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买账呢?

当然,不仅是电车啊,往后面翻,燃油车也降的很厉害。

奔驰gla,C级,glb都是40%的降价幅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马和奥迪也不要笑。

3系是3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lc是31%。

奥迪a4也是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以为只是BBA的低端车型在降价。

这都是一级一级向上传导,逐级带动的。

比如这张截止6月6日,最新的宝马全系车型价格表。

前面是指导价,红色的是降价幅度,后面的是裸车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上不打个7折,8折,你车子都不想着能卖出去。

以前,大家去这些豪车的4s店,第一句话就是有现车吗,装潢要买多少?

现在直接就是:优惠多少啊,十万有没有?

这也反应出了好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这些豪华品牌这些年赚的钱实在是太狠了,利润空间太大了,几十降价这么多,他们的车子照样也能外面卖。

可想而知,当年我们是有被坑的多惨。

车企和4s店都不是傻子,他们是不可能亏本卖车的,现在全系列大降价,这只能说明即使这样卖,他们依然可以赚钱。

挤出来的这些水分,就是所谓的品牌价值。

只是苦了前几年买豪华品牌的车主了,这一波背刺下来,谁还敢买啊?

我们常常对比同样一款车型,国外卖多少钱,国内又卖多少钱,为什么到了国内反而要贵上那么多呢?

你要是进口的,还就算了,你要交税。

但是您现在是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奥迪啊。

车子已经是国产了,成本降低的不是一点半点啊,可为什么价格还是要比国外贵呢?

吃相太难看了。

以前的消费者没得选,只能买你们。

可现在,在国产新能源的巨大冲击之下。

还是那句话,消费者不是傻子,为什么不去选动力更强,配置更好的新能源,反而要选择你们呢?

就因为那点所谓的品牌价值?

还是算了吧,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在说话了。

傲慢的头颅终究要低下。

难看的吃相终究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