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卫

AI制药第一股,要来了?

6月3日晚,晶泰科技宣布,公司将于2024年6月4日至6月7日招股,拟全球发售股份1.87亿股,每股作价5.03港元至6.03港元,计划6月13日正式挂牌上市。

目前,按在港交所特专科技上市新规“第18C章”新规提交上市申请的只有黑芝麻智能和晶泰科技两家,晶泰科技是第一家通过聆讯并启动招股的公司。若此次顺利上市,晶泰科技有望成为“国内AI制药第一股”,也将成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拥有新药研发未来实验室、AI制药多重光环加身,融资额度高达52亿,融资规模在全球AI制药公司里排在第一位,有着AI制药“融资王”之称。

上市前,晶泰科技的估值达到140亿,业绩上,公司近三年亏损达到近55亿,为何资本如此青睐晶泰科技?

3年亏掉54.9亿

3年亏掉54.9亿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科技公司,公司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规模实验机器人集群等前沿技术与能力,为全球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及产品。

晶泰科技的创始人温书豪,是一名中国科学院的物理学博士,曾在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还是浙江大学的兼职教授。

2015年,温书豪联合两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马健、赖力鹏共同创立了晶泰科技,研究量子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发,开发研究固态药物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药领域,药物发现是整个药物研发流程的基石,也是药物创新的主要突破口,有了AI的加入,能够有效提升研发效率。

目前,晶泰科技的业务包括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两项。前者涵盖药物发现和研究全过程,后者主要提供固态研发服务和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为医药企业提供标准或者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通俗地说,晶泰科技是一家AI制药公司,通过给传统制药企业或其他公司“做外包”,用AI技术给客户提供相应的药物研发检测和其他服务。

客户方面,晶泰科技的客户涵盖了多个医药巨头,招股书称公司与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如辉瑞、强生、德国默克集团、长江生命科技等世界领先集团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客户留存率分别为67.5%、51.4%、64.9%。

从收入构成来看,晶泰科技的核心业务是药物发现,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晶泰科技的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分别为3934.6万元、8766.6万元,8772.8万元,占总营收的62.7%、65.7%,5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目前晶泰科技仍处于亏损状态。聆讯后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6279.9万元、1.33亿元、1.7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1.37亿元、14.39亿元、19.06亿元,累计亏损54.8亿;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71亿元、4.37亿元、5.22亿元,合计亏损12.3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制药行业研发投入大,从招股书来看,研发投入高也是晶泰科技亏损的主要原因。晶泰科技每年的研发开支都超过当年收入,2020年至2022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354万元、2.13亿元、3.59亿元,累计投入6.56亿,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34.4%、338.5%、269.2%。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经研发投入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6.8%。算下来,三年半公司的投入达到近9亿。

目前,晶泰科技拥有989名职员,其中有710位是研发人员,占比达到71.8%;989位员工中还有497位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占比达到一半以上。

估值达140亿元

估值达140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晶泰科技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亿元。在持续亏损之下,晶泰科技能保持账面资金充足,主要是依赖融资“输血”。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成立8年以来,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融资金额近8亿美元。其中,2020年晶泰科技完成的2.89亿美元的C轮融资,创下全球AI药物研发领域融资额的最高纪录。晶泰科技背后的投资人阵容豪华,包括红杉中国、五源资本、谷歌、招银国际、中信证券等知名风投机构和企业。

经过多轮融资,晶泰科技估值大涨,2015年Pre-A轮1030万元人民币,2021年7月D轮融资后达到19.68亿美元(约140亿元人民币)。

晶泰科技的高估值,源于投资人的多轮加注。如D轮融资时,腾讯和厚朴投资以3.8亿美元进场,使其估值超过10亿美金;2020年9月C轮融资时,晶泰科技吸引到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融资金额达到2.89亿美元,创当年全球AI药物研发领域最高融资纪录。

各路资本青睐晶泰科技的背后,或与AI制药市场前景有关。自2015年起,AI制药领域迎来了一批新兴企业的迅速崛起,有研究机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AI在药物发现市场的营收价值为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有望达到40亿美元。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中国AI制药公司已经超过90家。

截至2023年底,晶泰科技的流动资产29.45亿元,资产总值40.06亿元,流动资产净值26.48亿元。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将计划发行不超过4.11亿股普通股。本次IPO,晶泰科技引入了8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逾3.37亿元等值股份,以集资上限计,占29.89%。

其中,恒基地产的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个人持有的投资公司认购了4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李家杰是李兆基之子,为中国香港地产大亨之一。;内地私募投资公司国盛资本认购1200万美元;龚虹嘉旗下投资公司Ginkgo Fund认购1000万美元,百奥赛图、法盛资本等也在基石投资者之列。

IPO后,晶泰科技表示将把资金用于研发,继续增强公司的技术平台和药物发现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加强商业化能力,包括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增强销售和营销能力等。

不过,目前行业内至今没有一款AI研发的药物成功上市,商业化进展任重道远,这也是行业内公司面临的问题。

晶泰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的营收机遇来自全球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市场稳步增长,受计算、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新技术的推动,将为行业带来高效、省时、低成本的服务。

对晶泰科技IPO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