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新纪元,用有趣故事解读餐饮与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导读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源自中国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纪念屈原投江自尽,人们划龙舟寻找他的遗体并撒米粽以慰其魂。

如今,端午节已成为中国人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之一。除了观赏龙舟竞赛,品尝应景美食也是节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天就是6月10日端午节了,老一辈人说:"五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那么这里的五菜指的是啥呢?端午节将至,建议大家记得吃五菜,别忘准备。

01

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粽子象征着团圆和吉祥。它由米糯、肉馅等材料包裹在粽叶,香蕉叶或芭蕉叶内蒸制而成,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寓意丰收和幸福。

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粽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主要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节日期间的重要食品。

粽子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糯米、肉馅、蛋黄等。制作过程繁琐,需要先将糯米浸泡,接着将糯米与各种馅料包裹在粽叶上,放入锅中蒸煮。

粽子的造型各异,有牛角形、金字塔形、鱼形等,寓意丰收、团圆、吉祥,品尝时,咬一口软糯的粽子,香气四溢,回味无穷,令人难忘。

02

黄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鳝是一种生活在河流中的细长鱼类,其外形活像一条小龙,而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力量和勇气,因此黄鳝被视为端午节的吉祥物。

人们在端午节不仅要划龙舟,还有吃黄鳝的习俗,寓意着祈求龙的吉祥和力量,驱逐邪祟,保佑风调雨顺,五谷登封之意。

黄鳝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清蒸、红烧、酱爆等,不论采用何种烹饪方式,黄鳝肉质鲜嫩,富有弹性,令人回味无穷。

03

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蛋是端午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它圆润饱满的外形似太阳,寓意生机勃勃,吉祥如意之意,有的地方还流行吃鸭蛋。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常把鸡蛋和艾叶或者是菖蒲一起煮熟,这种特色的吃法,在浙江沪地区很受大家欢迎。

04

茄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

茄子是一种古老的蔬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它的紫色外表寓意吉祥,被认为是"五谷之首",象征着丰收富足,长寿之意。

茄子的烹饪方法繁多,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茄子切片,然后和猪肉一起爆炒,有的地区在端午节时还会将茄子拿在户外烤着吃,寓意生活红红火火之意。

05

鱼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在中文中与"余"谐音,意味着富足之意,在端午节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财源广进,家庭幸福美满。

有的地方端午节流行吃红烧鱼,寓意生活红红火火,有的地方喜欢吃清蒸鱼,寓意生活蒸蒸日上之意。

综上所述,这五种应景菜肴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美味可口,又寓意吉祥如意,令人食而知味,欣然而喜。

明天端午节,俗话说:“5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建议大家在端午节时,可以提前准备着5个菜肴,尊重传统习俗,日子过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