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天使支教并“设为星标 ★ ”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Henry

独立撰稿人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

但不管世道怎么变化,教育的核心都是一样的。 而早在三十年前,中国就有人独自写作一本杂志三十年,在童话里道出了教育的核心。

在纸媒时代,他仅靠纸笔,一点一点地把教育的真知灼见放在了几百万、上千万字的童话里,这不可谓不震古烁今。

这个人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渊洁长大的我,觉得也该给我的孩子上一上郑渊洁的独特的童话课。

但是,这事可不能够随意。现在的孩子已经有中外优秀的童书供给养分,郑渊洁的作品又庞杂万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特意选择了3组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的郑渊洁童话。这3门给家长和孩子必上的人生教育课,对于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并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正义感和个性的人帮助巨大。

这3门课每一门都有一个或两个关键词,都是我们应该早早教孩子的核心问题,方便大家参考。已经读过的家长在20年后回味,一定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如何看待童话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会正义

总结自己的成长,郑渊洁说:“我的素质教育比正常上学的孩子多得多。”而总结什么是素质教育,他说,是善良勇敢,幻想能力,吃苦精神。

郑渊洁教孩子善良勇敢,那可是实打实做出来、与坏榜样作斗争的。因此《人物周刊》评价他:“站在孩子一边。”

2018年,郑渊洁陷入“童书作家榜事件”中,他说:“孩子看书,应该是自己选择:孩子于周末坐在书店的地上边看书边微笑然后让爸爸妈妈买书。通过学校老师用向学生发购书单不买书见不到作家的方式让孩子获得童书,不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可以利用权威投机取巧不正当竞争的肮脏种子?

此段话直指中国教育体制内利用职位之便,进校园卖书的作家。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样卖书就是“不劳而获”。

郑渊洁对这样的风气深恶痛绝。

在他最长最著名的作品——《舒克贝塔历险记》开篇郑渊洁就用令人落泪的故事教给孩子“不劳而获的饭不香”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妈妈第一次带着小老鼠舒克出去客厅偷东西吃。舒克见识了人类的客厅,觉得世界很有趣,也看到了他从没见过的那么多食物。但当舒克和妈妈大吃他最爱的花生米时,黑暗中有一只鹦鹉冷不防地对他说:“小偷!这么小就学偷东西!”

妈妈跟疑惑的舒克说:“傻孩子,什么偷不偷的,咱们老鼠世世代代就是这样活下来的。”但是并没有让舒克安心。第二天舒克自己一个人出来找东西吃的时候又遇到另一只鹦鹉说他是小偷。

舒克否认,但是鹦鹉说:“这些吃的东西是你劳动得来的么?”“不是你劳动换来的,就是偷!”鹦鹉还说他们老鼠人人喊打,说得舒克委屈落泪。郑渊洁写道:

“他决定离开家,到外面出去闯闯,通过劳动换取食物。”他拔掉胡子,在脸上涂上牙膏,穿上飞行服,驾驶人类床头柜上的电动直升机飞出了屋子,并且刚飞没多远就救了一只落水的蚂蚁,蚂蚁族群给了他一些饭粒和面包碎,他觉得这比花生米还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已经不是老鼠了,是飞行员舒克。”

任谁读到舒克起飞离去前一刻的这番话,都是为之既心酸又高兴。这个小角色以其悲痛决绝,教给了孩儿时的我正义的含义,一个人要循正道获得成功。

懂得这一点的孩子宁可自己悬梁刺股地学习,凭自己的努力考初高中,也不愿意在爸爸为他写的“博士论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同样地,孩子也不会允许家长给自己冠上根本没有的技能和荣誉,父亲用成功学到处偷来的金钱和名声,这个小孩应该有足够的正义感去背弃。

更重要的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了,居然知道自己顶替了另一个人的人生还能当没事发生。不能不劳而获和不应伤害别人,这是正义的两条准则,为何没有人教给孩子?

在《舒克贝塔历险记》里紧跟着舒克在第二章出场的贝塔,是一只被猫堵在洞里饿了三天以后,急中生智驾驶玩具坦克战胜猫咪的小主角。他自从有了坦克以后天天把咪丽的饭吃掉,主人也不给饭给咪丽,还把咪丽绑起来拳打脚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贝塔不能看咪丽这样子,他把食物分给她,还咬断她身上的绳子。但没想到咪丽却立马想要伤害他,好险他逃脱了。

后来他明白了,只要他不挨饿,咪丽就会挨饿。另一晚他来到被绑着的咪丽跟前,把坦克里的食物全都搬了出来,放到咪丽面前。在驾驶坦克离开家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咪丽流泪了。

虽然这次他没有再解开绑着猫的绳子,但依然选择把自己所有的食物给她。郑渊洁用这个故事告诉孩子,即使是不得不跟别人竞争,当中也有正义可循,只要可以,人也不应该伤害别人,热爱和平善良勇敢的老鼠贝塔就是孩子的榜样。

这些正义的榜样在郑渊洁的童话中比比皆是。在《皮皮鲁与309暗室》里,皮皮鲁和鲁西西在家里衣柜背后发现秘道,其中有一个金门里面是金人的世界,他们每一个人都价值连城,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皮鲁、鲁西西和爸爸击败了潜入家中秘道想要绑架金人的罪犯,然后关上了金门。郑渊洁写道:尽管两个小朋友想要拥有所有的游戏卡和文具盒,但他们从未想过去金门里拿一块金子,因为他们知道,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要;而当爸爸的看到孩子“守着一座金城吃熬白菜而毫无怨言时,就确信皮皮鲁和鲁西西是两座金山”

在《309暗室》的另一扇门里,上帝在里面做试验,为把人类在2025年全部变成骷髅做准备,以惩罚人类的以貌取人。而皮皮鲁在为人类求情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了以貌取人的恶习深重。

在《幻影号》中,郑渊洁写了皮皮鲁和外星来的幻影号汽车前往海湾战争战场,为了把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减到最低程度。在这个章节郑渊洁用轻松明白的语言带孩子思考了战争的双重性,并且确定了战争是不正义的。

他的作品首先教给孩子的是做人应有的正义感,他的童话的是以道德的骨架构造起来的。有人因此诟病这种充满教诲的童话。但是我认为这可以让孩子领悟到故事只是一个壳,不要停留于荒诞的故事表面,而要去进行对情节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法、自我保护

生于特殊年代的郑渊洁,在他的童话作品中经常赋予法律重要的地位,很多荒诞的故事中主角的行为都以不违法为前提,他们会在惩恶扬善之前想到,这个合法吗?

在另个一层面上说,强调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也是一种正义教育。但是这里要说的两本书,《皮皮鲁与419宗罪》和《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郑渊洁的目的还是教孩子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第一条也是要遵纪守法,认识到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同时识别他人行为是不是侵害自己的犯罪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皮鲁与66宗罪》一开始叫《皮皮鲁与419宗罪》,是郑渊洁给儿子郑亚旗的家庭教科书,当时还只有419条宗罪名的刑法现在有452宗。因此,法律细节的落后是这本书的唯一缺点。

在这本书中,郑渊洁为66条生活中最容易发生的、最常见的罪名编写了故事,把枯燥的法律通过有趣的童话讲给小孩子听。

20年前就想要通过故事给孩子普及法律,野心之大,至今也没有后来人写类似的书。虽然最后没有收录很多条目,但是它仍然不失为儿童值得读的第一本普法书。

这本书的主角是皮皮鲁和病菌老大袁猎猎,病菌的信息网遍布所有人群,因此也就适合担当刑侦故事的主角。故事的每一章按罪名命名,形式像西游记的八十一难一样,每一章主角们都将一个罪犯绳之于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的主线是:神通广大的病菌老大和皮皮鲁一起帮助叔叔皮武侦破各种案子,最后皮武当上了检察官,在这个过程中侦破了不少艰巨的案子,也遇上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况。离奇有趣的案情让小孩子认识到,遇到特殊情况如果人起了歹念很容易就走到了法律的边缘。

有些案子可以帮助学生在校园生活里“避雷”。比如,第一宗就写了一位老师,两年内扣押学生信件数百封,因此犯了侵犯通信自由罪;此外,还有拐骗儿童罪、寻衅滋事罪、猥亵儿童罪等都与儿童的日常安全息息相关,看了这本书,孩子能学会辨认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从而及时告知值得信任的人来保护自己,危急时说出罪名也能起到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

有些案子对于开拓孩子的法律视野起到很大的帮助。许多刑法条目就连我们都不知道,也并不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郑渊洁就用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怎样做会触犯这些“冷门”的条目:比如,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传授犯罪方法罪、报复陷害罪等。每一章最后都有法律条文全文收录,适用范围和刑期等一目了然。

然而遵纪守法只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免死金牌之一,有时有些安全问题微小而模糊,如果坏人频频打擦边球,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又应该掌握哪些应对的技巧呢?

我们就拿防范性侵犯来说。最近发生的幼儿园老师亲吻男童事件就暴露出了儿童和家长在性教育方面的缺失,郑渊洁近些年的新作品《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就能够填补这一个空白。

关于要不要以及多早给孩子性教育的问题,郑渊洁在教育孩子郑亚旗的时候就认真思考过。在一部童话里他就写了一个小主角,因为家庭性教育缺失,小伙伴突然对他说,其实爸爸妈妈们很肮脏,并且开始把一些事情告诉他,这个小主角就走上了对他人信任缺失等人格障碍的道路。

他认为,千万不能够等到孩子对这些事情有兴趣了再告诉他们,那时候就已经晚了。当即下定决心的他就把孩子叫来,和妈妈跟他一五一十讲清楚,并在亚旗的胸部上和大腿上画了两条红线,说这部分区域不能够让别人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孩子看这本安全教科书。举几个里面关于性教育的例子:郑渊洁告诉孩子,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别人不能够碰;如果别人碰了第一时间不要告诉老师,因为老师很可能会息事宁人,要告诉家长或者报警。

他还教给孩子最有用的一条,那就是在侵害可能发生的时候,寻求其他回避手段的同时,对坏人说:“我还不到十四岁,你想坐牢吗?”这样坏人就知道这个孩子是懂得法律的,并且具有最好的警告效果。

这种的小技巧在《皮皮鲁送你100条命》中还有很多。我给孩子看的时候他都说:“爸爸,我学到了,以后你再也不用担心我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个性

关于郑渊洁的童话,还有一个关键的方面没有讲。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才是他的童话跟别人最不同的地方,也是当年很多家长认为他的童话“儿童不宜”的原因。

这种儿童不宜的成分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偏偏是一件好东西,那就是个性。

他因为写了一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而被老师批评,因而退学的事情已经是广为人知的趣闻。

他的教育成长之路如此特别,并不是因为他受命运捉弄,也不是没有过害怕和怀疑。

只不过父母异常支持他当一个“另类”:作文事件后,尽管退学并非学校强制的,爸爸还是带他回家,爽快地说“我们自己教”;当年开放高考时郑渊洁最后放弃了参加,但其实他的语文自小异常优秀,数学也在空军基地学得很好。

他说他的母亲从小都给他讲一个睡前故事,他百听不厌。那个故事是讲森林发大水了,所有动物都要逃到河另一,河上有一条阳关大道的桥,有一条独木桥 。他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妈妈告诉我,绝大部分动物选择了阳关大道的桥,它们觉得那座桥安全。

只有一只羊看到那么多动物走阳关大道的桥,它选择了独木桥。我属羊,我妈妈就让我到故事里客串了一把。

我妈妈说,由于走阳关大道桥的动物太多了,这座桥不堪重负,就塌了,这些动物就死了。只有那只羊生存下来了。

从我一岁到六岁我妈妈一直给我讲这个故事。

在这种教育下,我慢慢长大。我后来知道了,做事情有很多条路,但是人走得最多的那条路往往很难走,因为竞争非常激烈。

其实你可以选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就是独木桥。

事实上,我妈妈是希望他的孩子与众不同,她不希望她的孩子千人一面。

我认为,所有想要孩子与众不同的家长,都应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书——《皮皮鲁驯兔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有一位老师在读完《驯兔记》以后说当晚就辞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郑渊洁的这篇30年前的童话,是如何反映2019年的现实的呢?

故事讲,皮皮鲁上小学了,他是老师和家长眼中“顽皮、不听话”的孩子。

第一天见到了教他们班的徐老师,皮皮鲁就对老师的种种要求感到奇怪。随后,老师选了一位上课以来在椅子上坐得最定的女生李小曼当班长。

李小曼的确是班里最乖最听话的孩子。过了一个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李小曼的耳朵变成了一只可爱温顺的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老师不仅没有惊慌反而欣喜若狂,“她万万没想到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新生培养成了兔子,这是奇迹!过去,她起码得花一年以上时间。”

而校长得知此事以后也大为嘉赏,让全校向徐老师的班学习,让学生听老师的话,才会有“进步”,进步的标准就是变成兔子。

于是所有学生都努力地想要变成兔子,唯有皮皮鲁不愿意,他把这件事告诉爸妈,他们居然也感叹碰上了好老师,要皮皮鲁变兔子。

很快,除了皮皮鲁,全班同学都变成了兔子。为了不让爸爸妈妈的各种努力白费,他用橡皮泥做了两只假耳朵,没想到还是没能够瞒天过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听到了徐老师跟爸爸妈妈真诚道歉时的哭声,又遇到了徐老师的儿子,一个残疾的小男孩,听说了就是因为自己徐老师每天都不能给他讲故事。皮皮鲁感到非常内疚。他找了一身兔衣穿上了,即使怎样辛苦他也不能脱下。

他变得沉默寡言,因为害怕说出自己的主见。所有人都为他开心,而只有他害怕还要穿这件衣服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变得跟别的孩子一样,但是不管是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好,无形中我们又用全部人同一套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应试教育固然扼杀孩子的个性,但是素质教育又何尝不会?

而郑渊洁对待儿子和女儿采用的是因材施教。他用《驯兔记》告诫我们,要保护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做与别人不同的人,还有不要利用孩子善良的天性让他们听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起马斯克的妈妈梅耶·马斯克也有一样的言传身教,她说: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们看见你在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从他们还很小开始,他们就一直想做自己的事情,而且用自己的方式。”

当全世界优秀的家长都在鼓励孩子做自己,并且当好孩子的榜样的时候,反观近年来爆出的教育乱象,我们又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榜样?

我想郑渊洁还没有过时,我们需要他提醒我们如何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而该教给孩子的我们还是需要亡羊补牢。

来源:少年商学院

儿童的未来在教育

未来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时代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不被各种试卷扼杀掉应有的创造力?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在老师陪伴下建立属于自己文化的归属?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老师

与孩子一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寻找有缘家庭,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