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7月,朝鲜战场上的美军,收到了一份绝密情报,是他们空投到朝鲜东海岸的特工发回来的。

情报显示,他此行非常顺利。

并且,美军还在电报中发现了四个字——马在奔跑。

为了保险起见,美军没有马上行动,而是等待下一封密电的到来。

没过多久,又一封电报传来——马在奔跑。

看到这四个字,美军大喜过望——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于是,美军再次向万德山空投了7名特工。没想到,志愿军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那么,情报上的“马在奔跑”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何美军看到这四个字,就会甘愿往志愿军的圈套里钻呢?

01

1952年,朝鲜战争陷入胶着状态,远渡重洋来作战的美军耗不起了,期待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然而,我方志愿军信念坚如磐石,战斗意志高昂,美方想在短期内取得压倒性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强攻不行,美军准备“智取”。

这一方法,早在2年前他们就曾使用过,且大获全胜。

1950年,朝鲜军势如破竹,不仅收复了南韩绝大部分城市,还把韩军、美军赶到了釜山一带的边角区域。

朝鲜全体军民欢欣鼓舞,热烈期待全面胜利的到来。

可惜,美军偷偷从海上登陆仁川,以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包抄了朝军的后方,歼灭朝军主力,彻底扭转了战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尝到过甜头的美军,打算故技重施。

他们企图从海上登陆,出其不意地绕到志愿军后方,继而切断我军补给线。

但要做到对我方的“攻其不备”,美军首先需要确保登陆点没有志愿军部队,否则不仅不能偷袭,反而会自投罗网。

为了摸清我军在朝鲜东西海岸的兵力部署,美军情报组,决定安排间谍对志愿军展开缜密侦查。

02

1952年7月的一天,驻守在朝鲜东海岸的志愿军第9兵团收到一封秘密情报。

据情报透露,一架美军飞机将于次日出现在万德山附近,目的不明。

于是,第9兵团立即行动,在万德山布下天罗地网,准备“守株待兔”。

谁料,在万德山潜伏了近一天一夜的志愿军,始终没能等来美军飞机的身影。

继续留守还是果断撤退?正当众人犹疑时,美军飞机总算来了。

在志愿军藏身的上空,美军飞机低空盘旋,待一人顺着飞机放下的绳索滑落安全着地后,便立即飞离。

幽暗的夜色中,等候已久的志愿军悄悄包围靠近,对方还未反应过来,便被轻松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保卫部部长名叫丁公量,别看他才30出头,却是一名资深特工了。

抗日期间,他领导的“400反间谍工作小组”,是抗日战争历史上唯一一个打入敌人内部,在日本宪兵队工作的谍战组。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许多著名战役,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被委以重任,随军入朝继续作战。

对于这名重要的特工,丁公量连夜亲自进行了审讯,得知此人名叫朴北时,是一个刚从南韩逃出来的普通朝鲜人。

然而,能被美军大费周章、极其隐秘地送进敌区,朴北时的身份,显然不是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简单。

于是,丁公量凭借丰富的特工经验和高超的谈判技巧,击溃了朴北时的心理防线,将自己的情况全都供述了出来。

据他说,他是美国情报部门培养的特工之一,任务就是试探特工降落此地是否安全,在此展开间谍活动能否被发现。

同时,他还供出了自己的情报密码——马在奔跑,只有看到这四个字,美军才会确认是真的。

显而易见,朴北时只是来打前站的,掌握的核心情报并不多,真正的大鱼还在后头。

为了搞清美军的真实意图,丁公量决定将计就计,让朴北时传递回已安全降落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是对朴北时的情报怀有戒心,还是有事耽搁了间谍行动,虽然美军回复“将很快派出特工队”,但随后多日一直未见特工队的身影。

这一等就是2个月,我军依然没有放弃这条线索,让朴北时继续按“原计划”传递情报。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大鱼终于上钩了。

03

1952年9月,美军飞机再次出现在了万德山,一次性空投了7名特工。

待飞机飞远,他们便被我军团团围住,有4人负隅顽抗被当场击毙。

活捉的3人中,2人宁死不屈,可有一人却很“识时务”。

此人名叫孙宪,他本是朝鲜人,却被迫当了美军的特工。

在他心中,要不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战,或许朝鲜早已实现了统一,战火也不会持续这么多年。

丁公量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一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孙宪倒向了我方志愿军。

据孙宪交代,他们的任务是摸清志愿军在朝鲜东西海岸的军事布防。

丁公量认为孙宪对美军的恨意不像是假的,而且他提供的情报很符合美军现在的战情考量,故而判定孙宪没有撒谎。

那美军此举目的何在?

美方如此关注海岸,让丁公量自然而然联想到了仁川登陆。

他当即明白了美军的真正意图,那就是--选取合适点位,复制仁川登陆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一旦登陆,对我军便是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让我军重蹈朝鲜的覆辙。

然而漫长的朝鲜东西海岸线,让我军防不胜防,根本无法阻止不了美军的海上登陆。

难道,我军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军登陆?

毕竟,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丁公量提出,要把美军的企图扼杀在摇篮里,继续将计就计把“布防情报”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美军,只要他们信以为真,便会知难而退。

自此,在孙宪的帮助下,一条条“高质量情报”被传递回去,而美军也在一次次的成功验证下,对情报的来源信任无比。

最终,直到一条“志愿军在朝鲜东西海岸部署了30万兵力,储备粮吃上8个月都绰绰有余”的情报,被送到了美军高层手中。

正是这条关键性情报,让美军高层知难而退,放弃了海上登陆的企图。

而被忽悠的美军,错过了反转战局的最后机会,继而促使了朝鲜战争的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丁公量的筹谋部署,我军做到了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04

41年后,美军情报机构中情局公开这些事关朝鲜战争的绝密文件,旨在展示自己情报工作的厉害,并为此洋洋自得。

此时的他们,被告知这些情报竟和我军反间谍小组的报告,内容惊人地一致。

也就是说,他们当时获得的情报,完全是我军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原来,美军之所以战败,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军队打不过我国志愿军,更是因为他们的情报机构太过拉垮。

被“打脸”的美军,顿时成了各国的嘲笑对象。

像丁公量一样,身处隐秘战场的我军情报工作者们,虽然未曾在前线浴血奋战,可他们却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向隐秘而伟大的英雄致敬!

---end---

作者:欣与

编辑: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