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又缺钱了。

6月6日,隆基绿能发了一个公告,准备公开发行人民币100亿元公司债券。

搞这么多钱干什么?

无非就是补充流动资金、偿还有息负债、支持项目建设及运营,等等。

一句话总结,就是缺钱了。

但隆基真的缺钱吗?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隆基的账上趴着573.14亿元货币资金。

而且短期借款只有1.06亿元。

这表明,隆基绿能是一个妥妥的金主,手里攥着大把现金。

这正是诡异之处——一方面,隆基绿能准备从债券市场募集100亿元资金,甚至还得为此付出昂贵的利息。

另一方面,隆基绿能用腰缠万贯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从财务角度看,唯一能解释这种拧巴的,就是Q1的现金流净额不乐观。

数据显示,隆基绿能在Q1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8.89亿元。

同期其他两项核心财务指标也比较糟糕。

比如营收为176.74亿元,同比下降37.59%。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由盈变亏。

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信号。

种种迹象表明,隆基绿能可能即将进入一个业绩下行周期。

这倒不能怪隆基绿能不能打,而是跟整个光伏产业有关。

内部环境方面,光伏的内卷达到了空气惨烈的程度。

自从去年Q4以来,光伏组件招投标的恶性竞争,导致不少光伏厂商以低于成本价竞标,整个行业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在“劣币驱逐良币”大行其道的情况下,隆基独善其身难上加难。

经营方面的困境反映到财务层面,就是一些核心财务指标恶化。

到今年Q1报告期末,隆基绿能的负债规模达到了999.24亿元。

从这个角度出发,或许能够理解隆基绿能发债100亿的行为。

其最终目的,就是储备足够多的现金资产,以为光伏行业过冬做准备。

毕竟美国那边,已经开始对东南亚的光伏产品,恢复高额关税了。

这让包括隆基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很难再出口到美国市场。

总结来看,对于隆基绿能来说,内外经营环境都难言友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虽然手里已经有了500多亿,但再搞来100亿,就又增加了一道保险。

但难以理解的是,在光伏产业如此严峻的时刻,看上去隆基绿能是要准备拿这100亿,继续去扩产能。

事实上,在当今这个阶段扩产能,显得极为不可思议。

因为整个光伏产业都在经历一波产能过剩的浪潮。

隆基绿能在2023年报中的《致股东信》中明确指出,2023 年光伏行业产能快速释放、供需结构失衡、新技术快速迭代,导致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组织扩张过快带来的效能下降,使公司发展遇到严峻的挑战,今年一季度,隆基再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26.4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

年报是4月份发的,现在却又要继续搞钱扩产能,这是要搞哪样?

难不成是要发债100亿,然后去买理财?

有趣的是,根据隆基绿能6日晚上发布的公告称,将2024年使用临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单日最高余额上限提高至300亿元。

300亿买理财,这比做硅片赚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