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客多(代表作有《曾国藩心学》《曾国藩心学实战》《曾国藩官场营销学》《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曾国藩驭人术:用最简单的方法驾驭人心》等等)

洪秀全比咸丰皇帝还差一个档次,怎能不败?

洪秀全和咸丰皇帝的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不喜欢学习、为政懒惰但权力欲望很强、生活奢靡、后宫宠妃多等等。

洪秀全之所以会失败,与咸丰皇帝相比,他的胸怀更为狭隘,这一点,我们从他们对待手下大臣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一、洪秀全不能容忍陈玉成的失败。

一、洪秀全不能容忍陈玉成的失败。

在太平天国后期,有一个抹不开的人物,他就是陈玉成

这位少年成名的英雄人物,是石达开之后的军事天才,他14岁加入太平军,从一名童子军开始,在战争中一步步成长为太平天国的统帅,年仅23岁就被洪秀全封为英王。

石达开出走后,陈玉成就成为太平天国的顶梁柱了。

最开始时,洪秀全对陈玉成也很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4月27日,陈玉成被洪秀全委以重任,带领10万太平军,从金陵出发到安庆,欲与曾国藩决战,从而达到增援安庆的目的。

安庆是金陵上游的军事要塞,是保护金陵的天然堡垒,如果被曾国藩攻下,就意味着金陵失去保护屏障了。

洪秀全对此十分重视,任命身经百战的陈玉成为统帅,负责增援安庆。

对陈玉成来说,他没有不尽心尽力的理由,因为他的家属都在安庆城中。

陈玉成面对深谙人性的曾国藩,他的军事才能竟然毫无用武之地。

在第一次进攻中,陈玉成求胜心切,仗着兵力优势,准备直攻围困金陵的湘军。

此时的曾国藩,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他的全部兵力仅为3万余人。

曾国藩抓住陈玉成常年打胜仗,心高气傲,以及求胜心切的特性,抽调两万湘军,在其必经路上进行埋伏。

陈玉成防不胜防,中了湘军的埋伏,损兵折将,大败而退。

见无法直接增援安庆后,陈玉成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进行第二次进攻。

在这次进攻中,陈玉成改变策略,他没有直接增援安庆,而是转道攻入湖北,直逼武汉。武汉是湘军的大后方,是湘军的后勤保障基地,在陈玉成看来,曾国藩不可能不管。只要曾国藩撤兵救援武汉,安庆之围自解。

曾国藩却坚定地认为,陈玉成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英雄人物,他不可能抛下安庆城中的家眷,转而去攻打武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断定,这是陈玉成围魏救赵的策略。

识破陈玉成的战术后,曾国藩不为所动,继续集中力量,对安庆开展猛烈攻击。陈玉成见曾国藩没有上当,再次回头准备硬碰硬与湘军决战,解安庆之围时,为时已晚,安庆已被湘军攻破了。

陈玉成失败后,洪秀全勃然大怒,不问缘由,不听陈玉成以及太平军将士们的解释,直接将其革职。

与湘军交战失利,让陈玉成部士气本就低落,遭到天王洪秀全的斥责后,陈玉成以及他的手下心生不满,被迫北上。

在北上途中,陈玉成遭到下属出卖,最终命丧清朝大将胜保之手。

陈玉成是一个军事人才,可惜的是,洪秀全心胸狭隘,并不能容忍他的失败,亲手把太平天国的顶梁柱拆除。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感叹:

英王一去,军势军威同时堕落,全部瓦解。

与咸丰皇帝相比,洪秀全确实是一个没有度量的领袖。同样是失败,咸丰皇帝对待曾国藩的态度,就大不一样。

二、咸丰皇帝荒诞,但他能容忍曾国藩两次失败。

二、咸丰皇帝荒诞,但他能容忍曾国藩两次失败。

咸丰皇帝同样是一个荒诞的统治者,在面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他手脚无措,战略朝令夕改,毫无章法,但他比洪秀全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曾国藩为他卖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屡败屡战”,这说明他打的败仗也不少,其中有两次败仗最为著名,一次是靖港之战,另外一次是湖口之战。

在这两次战役中,曾国藩都被打到跳水自尽。

与洪秀全不同的是,咸丰皇帝并没有因为曾国藩打了败仗,就迁怒于他。

比如在靖港之战中,曾国藩损兵折将,让湘军水师遭到严重损失后,咸丰皇帝即使把他革职,但也给曾国藩两项权力:

一是没有剥夺曾国藩的兵权,让他能继续掌控湘军。

二是给予曾国藩专折奏事权。

清朝时期,在地方上,只有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才拥有单独奏事资格,即使是从二品布政使、武职一品提督,均没有单独上折奏事的权力。咸丰皇帝给予曾国藩专折奏事权,说明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的。

另外,曾国藩在湖口之战中失败后,咸丰皇帝也没有为此责难他,依旧让他掌管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全不能容忍陈玉成的失败,咸丰皇帝却能容忍曾国藩两次失败。这也许是洪秀全失败,而清朝能取得胜利的原因。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