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发现,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是流感病毒通过网格蛋白介导内吞(CME)途径入侵细胞的关键受体,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7日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

A型流感病毒为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更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已有研究揭示,流感病毒首先通过其表面血凝素蛋白(HA)与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结合,再主要通过CME途径内化进入细胞,但细胞表面吸附的流感病毒如何启动并完成其CME内化过程,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

该研究发现,mGluR2可作为流感病毒的内化受体直接启动CME途径,并通过钙离子激活的大电导钾离子通道(KCa1.1)调控丝状肌动蛋白(F-actin)多聚化机制协同完成病毒CME的内化过程。敲除 mGluR2 基因显著增强小鼠对H1N1、H5N6、H7N9亚型流感病毒致死攻击的抵抗力,存活率分别为60%、70%和70%,作为对照,三种病毒感染野生型小鼠全部发病死亡。值得注意的是,mGluR2自身的糖基化修饰不影响其与病毒HA的直接互作及内化受体的功能。该研究首次证明,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和内化过程分别由不同受体介导,进一步深化了流感病毒入侵细胞机制的科学认知,为宿主靶向的抗病毒策略研究、研发提供了新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士研究生倪子欣和王金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创新团队步志高研究员和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创新团队陈化兰院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1800200、2021YFC2301700、2023YFC260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2773、32192451)等资助。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4-0171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