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樊国强

为方便阅读使用第一人称。

我叫樊国强,今年61岁,家是山东沂水。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姊妹七个,只有一个姐姐,其余全是男丁,我排行老六。

我小的时候,那年代地里庄稼产量低得可怜,家里兄弟多的粮食就很紧张,待我长到十七八岁,正赶上闹旱灾,吃饭都成了难题。

父亲说,强儿,去当兵吧,能保家卫国,还能填饱肚子。

在母亲的不舍和父亲的期盼中,我参军入伍到了四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兵结束后,分到了汽车连,我很高兴,其他兵种的部队,想学车可不是容易的事儿,而在这儿,你想不学都不行,那个年代,在地方上,会开车是一门了不得的技术,可以养活一家人。

我很珍惜这份好机遇,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把驾驶技术练得炉火纯青,达到了单放驾驶员(具备单独驾驶车辆的资格)的水平,在连队也算小有名气。

到了第三年义务期满,连队刚把我培养成材,显然是不能放我走的,我开始了超期服役。

又过了一年多,此时,我已经23岁,按照老家的传统,还要加一年虚岁,都24了,早就到了该成家的年龄了。

老家农村姑娘很紧俏,父母有些着急,担心我打了光棍,几次写信催我回去相亲,早点结婚。

跟连队领导汇报后,他们很支持我,批了一个月的探亲假。

回到家第三天,母亲就安排我跟相亲对象见面了。

是一个邻村的姑娘,比我小一岁,学历跟我一样是初中,不要小看这个学历,那时候,一个农村女娃娃有初中学历,在我们老家是很罕见的。

姑娘叫明秀莲,肤色黑红,但面容还算清秀,身材虽没有城里姑娘那般苗条,也算是匀称,这样的长相在农村,算得上是很理想的对象了,至少我母亲很满意。

也许是,我穿着绿军装,自带一层光环吧,第一次见面秀莲就相中了我,并且都没有通过媒婆转达,直接明确的告诉我,她稀罕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这是一个直率单纯的好姑娘。

我虽没有对她一见钟情,也挺满意的,毕竟在当时的农村,用媒婆的话说,这样的大闺女(待字闺中的女孩子)打着灯笼都难找,要不是你在部队上,还学了开车,人家才不会看上你。

澄清一下,其实我长得也不差,秀莲后来说,就是相中了我的人,这是后话。

先说当时,既然男女双方都没意见,加上本就是邻村人,各自的家庭状况,不用看,也知道的差不多,可以说是知根知底的,事情就快当了。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订婚、登记、婚礼,全部完成,并且在我假期结束,归队前,还成功留下了根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回到部队一个月,秀莲写信告诉我,她怀孕了。我简直高兴得要跳起来,感觉昨天自己还是个孩子,今天就要做父亲啦。

次年,来到了我服役的第五年,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关乎我终生的大事,有喜也有忧。

先是上半年妻子生了,是个女孩儿,我倒觉得没什么,秀莲却觉得对不起我一样,没给我生出儿子来(那个年代,我老家农村有一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表示等盼子(女儿名字)满周岁了,就来部队找我,一定要为我生个男孩儿。

再是下半年,我执行任务时,作出了重要贡献,立了大功,要提干了。

当时,我已是班长,车辆的驾驶和维修技术,在连队都属于拔尖。

七月底,连队奉命出动45台车沿川藏线往藏区边防部队紧急运送后勤物资。

在行进至然乌到中坝路段时,突遇山体垮塌掉落飞石,有5台车被堵,那时,也没有手机可以联络,前方的连长、指导员并不了解后方情况。

这段路,由于经常会发生自然灾害,还有个说法,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然乌到中坝”,因此,他俩带着车队正抓紧往前赶路。

还有一个情况,副连长担负车队收尾工作,后面还有故障车,他也没到。

我们这5台车里,其实还是有个干部的,但他是刚毕业的学员排长,根本就没上过川藏线,也没见过这样的阵仗。

其余车勤人员就只有我是班长以上骨干,这时候,我若只考虑自身安全,完全可以等待学员排长去处理。

但我毅然选择迅速组织人员清理了路障,并站在了很危险但必须有人站在那里指挥车辆通过的位置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5台车全部通过,准备撤离时,看到后面师部上线指挥组的越野车开了过来。

突然我听到山上有异响,抬头一看,一块大石头,正离开山体,轰隆隆的向下滚落,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迎着指挥车的方向跑去,边跑边张开双臂挥动,指挥车在我面前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车窗玻璃摇了下来,一位扛着大校军衔的首长,伸出脑袋问我怎么回事 ,他话音未落,一块足有几顿重的巨石,哐当一声砸在了我身后的路上,然后滚到了河里,溅起几丈高的水花。

我后来得知,那位大校是师参谋长,他晚上到了兵站,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跟团上线指挥组交代了两个问题:一是雨季加强车队的组织指挥,确保安全。二是关注今天路上灵活处置,成功规避险情的那个班长。

当连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驻地后,应该是师参谋长向师政委作了汇报,团政治处主任到连队,跟指导员了解我的情况,说是带着师政委的指示来的。

过了一个月,正是学生开学季,我的提干命令到了,进入干训大队培训一年后,回到连队,当了排长。

直到我带上少尉军衔时,还像做梦一样,一个农村娃居然成军官了!

这时,我还没有产生抛弃老家媳妇的想法,直到我遇到了一个城里姑娘。

一天,我带着几台车,去县城出公差,返回路上天下起了大雨,离营区还有几公里时,看到一个穿着雨衣的人摔倒在路边。

下车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女孩儿,在县城小学当老师,家就住在我们连队营区边上的村庄里,骑自行车回家,雨天路滑,不小心摔了,膝盖也伤了,一时没站起来。

既然正好顺道,就将她的自行车装到大车车厢上,又把她扶到驾驶室里,送回了家。

过了几天,排里一个兄弟来喊我,说营门口有个女的找我。

我出来一看,这不正是上次雨里捡到的那个女孩儿小倩吗,当天她很狼狈,没怎么看清楚,现在一看,我滴乖乖,高挑的身材,一头披肩长发,鹅蛋儿脸,白皙细嫩的皮肤,柳眉杏眼,第一感觉就是,真漂亮。

小倩正翘首以盼,见我出来,抿嘴一笑,说你好,我是来感谢你的,谢谢你那天救了我。

额额…这…我呆了呆,说用不着这么客气,本来就顺路,举手之劳。

然后,小倩说要请我吃个饭,我推脱了。但她后来又找过几次,这一来二去的就熟了。

我鬼使神差地,居然没有告诉她,我已经结婚了,当然人家也没说喜欢我,要跟我谈对象之类的话题。

但这期间,我几次在脑海里拿她跟老家的媳妇秀莲相比较,感觉简直不是一个档次,此时,我感觉老家的妻子秀莲,好像有点配不上我了。

有时就想,如果跟小倩,组成家庭,离部队又近,岂不是可以天天有娇妻相伴。

我刚有了这念头,小倩居然跟我表白了。老话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这样美丽优秀的女子倒追,谁招架的住。

我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跟我小倩说,等我三个月,同老家的父母商量商量。

其实,我是想办法怎么摆脱老家的媳妇。我犹豫了好几天,终于鼓足勇气跟父母和秀莲分别写了封信。

给父母的信自然是希望二老支持我。

给秀莲的信里,向她表示感谢和歉意,但主要还是说,离得太远,一年也难见一回,不想耽误她了,让她趁年轻改嫁吧。

我现在看来,秀莲真是个奇女子,她收到信,就大概判断出了我这边的情况,没有哭也没有闹。

我父母收到信后,老两口很生气,说让秀莲放心,只认她这个儿媳妇,要跟秀莲一起到部队,来收拾我,坚决不能让我当陈世美。

而秀莲跟我父母说,人去多了会给我造成大麻烦,说不定就毁了我的前程,她带着盼子来就行。

父母虽然气,也不想儿子出事儿,就没敢跟着。秀莲一个人带着女儿,来到了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得不佩服她,她来了后,没有找我,先是在连队营区附近找了旅馆,住了几天,摸清了部队的一些规矩,先去找了团政委,才来见了我。

她见到我,也没有要死要活地撒泼,也没有质问我,就说她已经去团部跟首长说清楚了,同意离婚,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再生个孩子,第一个是女儿,要给公婆生个孙子出来。

我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她这是整的哪一出,无法应对之际,团政委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问我怎么回事,我只好如实坦白。然后政委对我那是劈头盖脸好一顿批评啊,说秀莲多好的女人啊,你还想三想四,我看不是她配不上你,是你配不上人家,别说是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是农村的未婚妻,都不能抛弃。

原来,秀莲找到政委,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闹腾,只是说我既然有了新的相好,她同意离婚,但她声明,不是她的错,她一直在农村老家,做家务、带孩子、孝敬公婆,还拿出了,我父母给她写的证明,并表示,我跟她离婚了,她也不会离开我家,我不要她,公婆要她,她会一辈子孝敬公婆,并把孩子抚养长大。

秀莲的这一套说辞下来,政委都快感动哭了,然后就是对我不断升腾的怒火。

政委最后向我摊牌,如果我坚持离婚,等我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撤职除名,离开部队。

这时候,我也意识到,自己太膨胀了,那个小倩并不适合我,还是秀莲跟我更般配。

我向政委做了保证,不会再提跟秀莲离婚的事儿,一定把家庭矛盾处理好。

下来后,我跟小倩说明了一切,她也表示理解,断了来往。

我跟秀莲认了错,表示一辈子不离不弃,又请了探亲假,把秀莲和女儿送回了老家。回去后,父母把我好一顿数落,自不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跟秀莲已经结婚38年了,自那以后,又过了十三年,我副团转业回到地方任职,也把秀莲带到了城里工作,她虽是农村妇女,但能力很不错,后来也转了正式工。

现在我俩均已退休,一儿一女也都成家立业了,孙子、外孙女时常承欢膝下,很幸福。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