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新冠病毒最初在人类之间传播的时候,由于其病毒传染性和致死率其高,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老百姓纷纷敬而远之。为了对抗新冠,我国全力研发出各种疫苗,并配合各项政策的封控管理下,新冠疫情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直到2022年年底,我国抓住时机全面放开疫情管控,而接下来仅仅过了两三个月,新冠疫情便“一夜消失”,人们的生活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该外出聚餐的聚餐、旅游的旅游,这一刻人们等了整整三年。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新冠病毒虽然对我们影响力越来越小,但新冠3年后却给社会留下了4个怪象,不知道这些现象究竟是好是坏呢?

第一个:口罩成为很多人出门必备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虽然新冠在我国已经消失有一年多时间,但却给很多人留下了戴口罩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去人多密集的场所(如商场或者菜市时)都会主动带好口罩,这在一些流行感冒传播期间,确实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口罩大量使用,难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口罩被随意丢弃在自然环境中,需要几百年才能被降解。由此可见,口罩和塑料袋一样还会对环境、动物甚至人类自身带来长期影响,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问题。

第二个:越来越多家庭准备了药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疫情之前,很多人并不会在家里准备药物,有点感冒发烧都是往医院跑,如此一来就很不方便了。但是疫情几年后,现在很多家庭都主动备了一个家庭药箱,里边有一些感冒药、退烧药以及消炎药等等,这证明老百姓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很多。

第三个:大家开始有意识的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虽然国内银行都在不断下调存款利率,但依旧抵挡不住老百姓的存钱热情。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分别新增了17.84万亿元和16.67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老百姓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存钱,主要是因为经过几年疫情后,大家终于明白了老祖宗“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房贷或者车贷家庭来说,存款更是在新冠几年给了他们经济上重要的保障。

所以,积极存钱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相反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第四个:消费变得更加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疫情前,国内很多年轻人都是月光族,他们有多少钱就花多少,有的甚至借钱也要消费,极力享受当下。然而在疫情几年后,大量年轻人在消费时都变理性了,比如手机能不换尽量不换,奢侈品也尽量不买了,买东西都在找“平替款”,实在是令人没想到。

综上所述,从上述四大怪象来看,疫情带给我们的并不全是坏的影响,他至少让很多人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不再过度的追求奢侈品和享受,消费变得更加理性。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