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目标,放弃“挑战”BBA目标

6月5日,有消息传出,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理想汽车再次下调2024年的销售目标。调整后的目标为48万台,与今年1月份宣布的年销售80万台新车的目标相比,几乎腰斩。

事实上,在MEGA车型遭遇滑铁卢以及L系列销售订单不如预期后,理想汽车在3月底已经将2024年的销售目标调整至56万至64万台。而这一次目标的再次下调,基本意味着理想汽车CEO李想已经彻底放弃了在今年2月份提出的“(挑战BBA,)成为中国市场豪华汽车品牌销量第一”的目标。

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理想汽车在5月份销售了35020台新车,再次登顶新势力销冠。结合前4个月的销量,理想汽车在1月至5月的总销量为141207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飘了,将运气偶发时间完全当作自己的能力

如果接下来每个月的销量按5月份的35020台计算,理想汽车全年销量将在约38万台上下,

这销量不要说与80万台的年销目标相比,就是跟现在流传出来的48万台相比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很多人将想今年遭遇的这场危机归咎于MEGA。但实际上MEGA最多只能算是这场危机的导火线,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李想及其团队被去年的泼天富贵迷惑了,把运气偶发的东西,完全当作了自己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蛋糕的人更多了

对于理想汽车在2023年的爆发,一些网友认为这是因为理想踩中了“增程”的风口,尝尽了这项技术的红利。然而,两年过去了,理想汽车并没有推出令人信赖的新技术。

纵观市场,目前头部的新能源车企各有特色。华为以智能驾驶著称,蔚来有换电技术,小鹏也在智能驾驶方面表现突出,比亚迪则拥有成本优势。而理想汽车除了“彩电冰箱大沙发”,并没有展示出特别的核心竞争力和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汽车是第一家坚持“增程”路线的新能源车企,尽管一开始饱受批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了增程技术,认为这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路线。

增程技术也是理想汽车在2023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后来居上的问界汽车,同样依靠增程技术,取得了优异的市场表现。

看到坚持增程路线的问界和理想赚得盆满钵满,许多曾经瞧不起增程技术的传统车企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增程车型。其中包括吉利、奇瑞、长安、北汽和东风等,甚至主打插混市场的比亚迪,也在其百万级豪车仰望U8上采用了增程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经常用蛋糕来比喻市场。曾经,这块蛋糕几乎完全属于理想和问界,但现在来“抢食”的人越来越多,理想自然分到的份额也越来越少了。

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大厂进入增程式汽车领域,对新势力来说,这几乎是一种降维打击。根本原因在于大厂在技术积累上远超那些造车才几年的新势力。没有自研能力的新势力,大部分发动机都得从外部的二级厂商采购。在使用的增程器上,单单看热效率这一项,传统大厂就甩开新势力一大截。

困境是暂时的,理想已经相当成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理想的困境只是暂时的。毕竟理想品牌已经打响,平均售价达到40万元,已经超过了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只要今年销量能突破40万台,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将目标定到80万台,显得理想过于急躁了。在豪车市场,只有BBA(奔驰、宝马、奥迪)的销量能突破100万台,即便是雷克萨斯和沃尔沃,巅峰时期也不过70万左右。理想居然想用一年时间成为全球第四大豪华品牌,这个目标确实过于激进。实际上,目前国产豪华品牌年销能做到50万台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理想汽车的销量已经稳定,站稳了脚跟。接下来,理想需要继续开发新车型,完善产品线布局,最终实现更大的发展壮大。